大西北網(wǎng)5月15日訊 據(jù)寧夏新聞網(wǎng)報道 日前,銀川市金鳳區(qū)保伏橋新村農民潘文金拿到了自家住房的房產證,這個房產證他盼了整整10年。5月14日,他向記者展示了房產證,“因為沒有這本證,我兩個兒子的房子都賣不上好價,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才賣了十幾萬元,虧大了。”
位于長城中路保伏橋新村的失地農民康居房于2004年竣工交付使用,金鳳區(qū)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03年,由于城市建設的需要,一些農民的土地被征用。我們第一次嘗試為老百姓建安居房,出現(xiàn)了一些沒有想到的問題,比如沒有及時繳納規(guī)劃配套費,沒有工程質監(jiān)竣工驗收報告等資料。當時老百姓蓋房子,1平方米成本不到500元錢,而政府的康居房成本要高得多。此外,因一些百姓家庭內部意見不能達成一致,房子怎么分、契稅怎么交等問題拖而不決。種種問題導致村民房產證一直沒有辦理。”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金鳳區(qū)領導多次聯(lián)系銀川市相關部門,積極籌措資金并完善各類資料手續(xù)。從今年3月開始,陸續(xù)為保伏橋新村2064戶居民村民辦理房產證,多年的“老大難”問題終于解決了。
保伏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國告訴記者:“保伏橋村康居房住的都是失地農民,有些年輕人想做生意,沒有房產證不能貸款,就只好賣房子籌集資金,但房價又比城里的商品房低很多,像潘文金這樣,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十幾萬元就賣掉的居民不在少數(shù)。”
63歲的村民劉正才為了辦房產證,10年來不停地到村上、區(qū)里上訪。就在他對辦房產證已經不抱希望的時候,好消息傳來了。“接到通知后,俺立馬就去辦了房產證,辦了證后俺就把房子賣了,賣了42萬元呢!”說起自己房子賣出的“高價”,劉正才難掩心中的激動。
“這下咱終于可以理直氣壯地去銀行辦貸款了。”村民劉金明一直在做水果生意。以前沒有房產證無法辦貸款,遇到資金周轉困難時只能問親戚朋友東借西湊。他打算一拿上房產證,就馬上到銀行辦理抵押貸款,把借的錢都還了,把生意再做大點兒。
http://www.nxnews.net/ds/system/2014/05/15/0110196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