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一年有余,固原市原州區(qū)中河鄉(xiāng)農民馬生科再次帶著“六盤山馬鈴薯”走進中東市場。
不同的是,上一次是打“游擊戰(zhàn)”,這一次是“正規(guī)軍”,還有了“根據(jù)地”。
約旦,一處方圓3500畝的馬鈴薯高科技示范園區(qū),望穿秋水似地盼著來自寧夏六盤山區(qū)的馬鈴薯種薯。
“9月種植,12月就可以收獲。”馬生科充滿期待地說,奮斗10年,終于小有所成。
(一)
2005,夢開始的那一年。
“做白日夢呢,大老遠的跑到中東賣馬鈴薯!”
“海上就得走20多天,太麻煩。”
得知馬生科“夢想”的親朋鄉(xiāng)鄰們,都不看好。
但馬生科不是個怕麻煩的人,不吭不響地干了起來。
他首先從兩方面著手實施“六盤山馬鈴薯走出國門”這一宏大計劃:提高馬鈴薯單產,提升品質;疏通外運渠道,打開銷售市場。
2007年初,馬生科創(chuàng)辦固原六盤山薯業(yè)有限公司,引進馬鈴薯新品種,采取土地流轉方式,先后建立了頭營鎮(zhèn)千畝種薯繁育基地和中河鄉(xiāng)萬畝種薯繁育基地,不但在大型機械播種、病蟲害防治、中耕培土、科學施肥等方面積累了成熟的經驗,而且在產量、質量、食品安全上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2009年,他成功將4.5噸馬鈴薯以每公斤30元的價格銷往德國市場。
馬生科認為德國、荷蘭等歐盟國家馬鈴薯生產規(guī)模大、產量高、生產技術先進,在那里開疆擴土不容易,而中東地區(qū)由于地理氣候等因素,蔬菜進口量大,馬鈴薯銷售前景廣闊。
(二)
2011年,萬事俱備,進軍中東。
馬生科不知道中東究竟有多遠,只知道從固原到連云港、青島港需3天,從港口到迪拜需27天。
足足30天,第一次把馬鈴薯、洋蔥、西芹等蔬菜運到迪拜,損耗30%以上,馬生科牙關緊咬,感到疼了。
他還想堅持,把目光瞄向迪拜水果蔬菜博覽會,帶著六盤山區(qū)的馬鈴薯樣品去參展。沒錢,租不起展位,就在展館找了塊空地,推介產品。
“這是什么?塊頭這么大!”客戶好奇地問。
“中國寧夏的馬鈴薯,就是舉辦中阿經貿論壇的那個地方。”馬生科通過翻譯向客戶介紹著,并遞上蒸熟的馬鈴薯讓對方品嘗。
“哦,我去過,美麗的地方。”一位約旦客戶的回答讓馬生科覺得找到了知音。
就這樣,馬生科一邊通過博覽會推介、尋找大客戶,一邊在迪拜最大的農貿市場開設分公司,批發(fā)銷售六盤山馬鈴薯,2011年凈賺10多萬美元,2012年20多萬美元,2013年達到30多萬美元。
(三)
2014年,馬生科突然停止向中東市場銷售馬鈴薯。
咋不乘勝前進呢?很多人迷惑不解。
“缺乏冷鏈物流設施,把馬鈴薯運往港口的3天時間,只能用冰凍的瓶裝水保鮮,氣溫高時一天冰就融化了。”馬生科說,損耗太大。
為把出口做好,他在原州區(qū)建設馬鈴薯特色農產品出口物流港,先后建成2座1.5萬噸的冷藏庫,主要銷售耐儲存的馬鈴薯和洋蔥,并由馬鈴薯商品薯銷售轉向利潤更高的種薯。
那一年,馬生科常跑中東市場調研,發(fā)現(xiàn)埃及、伊朗、約旦等國家都種植馬鈴薯,但種薯從荷蘭進口,價格高。他靈機一動,準備在中東開辟種植基地,向阿拉伯國家提供物美價廉的寧夏六盤山種薯。
正巧有約旦客商向寧夏博覽局咨詢馬鈴薯種薯合作種植事宜,博覽局向客商推薦了馬生科的公司,雙方一拍即合。2014年12月,馬生科在約旦試種的10畝洋蔥和馬鈴薯種薯取得成功。12月31日,他和一位約旦商人簽署合作種植馬鈴薯的意向協(xié)議,約旦商人提供沙土地,由馬生科種植馬鈴薯,種薯供應約旦、沙特、伊拉克和阿聯(lián)酋等國家。
現(xiàn)在,馬生科正忙著加緊辦理種子許可證等手續(xù),計劃9月種植,12月收獲。
等待他的,是更多的夢想。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