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街頭即將失傳的職業(yè)系列報道之三
大西北網(wǎng)訊 32年,陳翠蘭從一個26歲的年輕女子變成了接近花甲的老人;32年,陳翠蘭從服裝廠學(xué)徒開始,依靠嫻熟的手藝開起家庭式裁縫店,后來隨著服裝業(yè)的變遷,生意大不如以前的她成為一名街頭縫補工……如今,32年過去了,但陪伴陳翠蘭的,依然是從公公手里傳承下來的蘇聯(lián)進口的蝴蝶牌縫紉機,她如寶貝一樣稀罕著這部老物件,也熱愛著她從業(yè)了大半輩子的裁縫職業(yè)。
量體裁衣時代已經(jīng)遠去
昨日中午,永昌路北口還是一如既往的車來車往,在紫金百貨大樓旁邊的巷道口,58歲的陳翠蘭撐開一把遮陽傘,熟練操作著那臺老式縫紉機,伴隨著縫制衣物“滴滴答答”的聲音,針腳分明布料的從她的雙手間劃過。
膚色有些黝黑,干起活來毫不含糊的陳翠蘭就這樣堅守在街頭,從早上11點堅守到晚上7點,忙碌在縫褲邊、換拉鏈、大衣裁小等瑣碎的縫縫補補中。
“今天生意要比平時好,改了幾個褲邊30元,一個大衣改小40元……”細說著一天的生意,陳翠蘭一臉平靜地說,現(xiàn)在生意大不如從前量體裁衣的時代,一天平均收入只有30元,只能勉強糊口。
早在32年前,大量成品服裝還未面世,很多蘭州人還延續(xù)著“量體裁衣”的傳統(tǒng),為了謀到職業(yè),打小就喜歡縫縫補補的陳翠蘭前往蘭州大眾市場的王榮康西服店學(xué)習(xí)手藝,在那個員工規(guī)模超過百人的大型服裝店里,王翠蘭逐漸學(xué)會了當時最為流行的中山裝、西裝、軍便服的制作,后來在省舞臺美術(shù)廠,她又參與了3年的戲劇服制作,裁縫手藝進一步見長。
“我還參與過我省經(jīng)典舞劇《絲路花雨》舞臺服的制作呢。”說起此番經(jīng)歷,陳翠蘭顯得很是激動,當時在省舞臺美術(shù)廠,雖然“是流水線作業(yè),自己只負責做花邊等 手工活”,陳翠蘭不記得當時做了多少套衣服,但她“真正坐在臺下,看著演員們穿著自己制作過的服裝”,展現(xiàn)絢麗的舞臺魅力時,陳翠蘭的心里同樣美滋滋的。
1985年,王翠蘭家門口的永昌路從目前的武都路到濱河路全是以布料和裁縫生意的鋪面,生意很是紅火,依靠這一成熟的市場,學(xué)成裁縫手藝的王翠蘭也挪出自家一間房屋開起了裁縫店,完全依靠顧客的口碑接攬生意。
“帶了兩個徒弟,一天從早忙到晚上一兩點,一月收入超過800元。”回憶起當時“量體裁衣”時代的輝煌,陳翠蘭仿佛回到了過去,一臉的笑容。
但這樣紅火的生意,隨著整個服裝業(yè)的發(fā)展而徹底改變,大量成品服裝面市,對于“量體裁衣”的裁縫店面形成了很大沖擊,1993年,由于房屋拆遷,加之生意不景氣,陳翠蘭結(jié)束了開裁縫店生活。
兩個徒弟都先后改了行
在度過了在家零零碎碎接些小活的5年光景后,所在社區(qū)木塔巷社區(qū)為王翠蘭免費提供場地,她重操舊業(yè),在街頭擺起了臨時縫補攤,這一干就是整整5年時間。
而多年時間過去了,陪伴王翠蘭的依然是那臺老式縫紉機,這臺公公在五十年代花了100多元工業(yè)券購買的蘇聯(lián)進口蝴蝶牌縫紉機,如今機身完好,整個木制臺面油漆已經(jīng)脫落,用其60多年的時光,無聲見證著王翠蘭的職業(yè)生涯,也見證著整個個人縫紉職業(yè)的興衰。
用手撫摸著縫紉機的各個部件,王翠蘭依然是那么愛不釋手。“用的時間長了,也就有了感情。”提及眼前的“寶貝”,王翠蘭介紹了起來,“機身上圖案完好著,還有拼音,機架子上還有5個帶鎖的木制抽屜呢,只可惜我后來拉斷了一個架子,重新更換了”。
多年的時間里,王翠蘭就是依靠這臺老式縫紉機,大人小孩的衣服全部親手裁制,為顧客制作一件件得體漂亮的衣服。又一次,一個房管所的職員拿著布料和一時尚掛歷來到店里,要求王翠蘭按照圖上的服裝樣式給自己裁制一件漂亮的裙褲。制作完成后,得到了顧客“王裁縫做的比店里買下的還好看”。
正是這些顧客的信賴,給了王翠蘭很多動力。“干了一輩子,重復(fù)著同樣的活兒,從來沒有為當初的選擇后悔過。”王翠蘭很是慶幸自己眼睛還好,干活不戴眼鏡子,“縫補工作給了我一份自力更生的職業(yè),并且為更多的人提供了方便”,使自己的個人價值得以體現(xiàn)。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們,縫紐扣這些小活也不會干或懶得干……”王翠蘭說,她所從事的縫補職業(yè)是個服務(wù)行業(yè),目前有市場,但很少有年輕人接替,她自己先前帶出師的兩個徒弟,也在現(xiàn)在改了行,一個開啟了飯館,一個在皋蘭當?shù)亓碇\職業(yè),后來,因為職業(yè)的不起眼,她再沒帶過徒弟……
面對未來,王翠蘭這樣說,只要身體允許,能干幾年她就多堅持幾年……(更多詳情請點擊大西北網(wǎng)河北頻道http://m.578011.com/n/hebei/)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