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報到戶籍遷移受冷落
9月2日,蘭州高校新生報到首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生到校報名注冊。
大西北網(wǎng)9月3日訊 據(jù)蘭州晨報報道:9月2日是西北師范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大一新生報到首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來到大學校園,進行報名注冊。記者采訪了解到,曾經(jīng)備受重視的戶籍遷移如今深受冷落,入校遷戶口的大學生越來越少,僅有少數(shù)人選擇在報到時把戶口遷到學校集體戶下,上大學“跳農(nóng)門”已成為歷史,城市戶口不再是“香餑餑”。
城市學生不再遷戶
9月2日一早,西北師范大學的校園內(nèi),來自各地的大一新生和家長們滿懷喜悅地走向校園,開始報名。記者來到女生樓的一間宿舍里,這間宿舍里住著6名學生,當記者問她們誰的戶口遷到學校時,只有1個新生說將自己的戶口遷到了學校,剩下的5名同學都稱將戶口留在了原籍。
近年來,戶籍制度不斷改革與戶籍觀念的淡化,致使越來越多的大學新生選擇不遷戶口,尤其城市的學生,更覺得遷戶口手續(xù)麻煩,很少有人再把戶口轉(zhuǎn)入學校。從白銀來送孩子的林女士告訴記者:“現(xiàn)在和我們過去不同了,以前人到哪里戶口就要帶到哪里,不然工作、生活都很不方便,相應的社會福利也享受不了?,F(xiàn)在白銀和蘭州的戶口已經(jīng)沒啥區(qū)別了,以后不管孩子在哪里就業(yè),都一樣,工作了再說。”
農(nóng)村福利更吸引人
十多年前,農(nóng)村學生考入大學就意味著“跳出農(nóng)門”,能擁有一個城市戶口是很風光的事情,農(nóng)村孩子自然愿意把戶口遷到城市。如今,城市戶口已經(jīng)沒有什么吸引力了。而且,許多戶口在農(nóng)村的學生,戶籍牽涉到一定的實際利益,更不會遷出了。
來自酒泉的劉蒲宇也沒有將戶口遷來,雖然她現(xiàn)在是農(nóng)村戶口,但這個戶口“很值錢”。她說:“我家附近很快要進行改造,家里人不讓遷出戶口,說不定到時候拆遷會按照戶口給補償,遷了就得不償失了。”另一位戶籍在定西的學生說,現(xiàn)在村里的大學生往回遷戶口都比較難,自己將來還不知道去哪里工作,把戶口留家里,將來如果土地被征用,也可以多算一個人的征地補償,如果戶口遷移出去就拿不到了,所以還是愿意把戶口留在家里。來自會寧的周同學說,他家的村子離縣城遠,征地拆遷可能很難趕上,但更重要的是土地,現(xiàn)在家里其他人的戶口都遷走了,只有媽媽和他是農(nóng)村戶口,留著戶口還能留塊土地。”
遷出容易遷入難
記者了解到,如果新生入學時想將戶口遷到學校所在地,只要拿錄取通知書在生源地的派出所,按學校要求辦理戶口遷移證,在開學時,把戶口和遷移證上交學校戶籍部門,就可以落戶到學校。但是,學生在畢業(yè)時沒有在學校所在地找到工作,再想回原籍就沒那么簡單了。
來自皋蘭縣的小于同學告訴記者,他是農(nóng)村戶口,姐姐前年大學畢業(yè),當時她上大學時把戶口遷到學校了,畢業(yè)后在蘭州工作,工作單位不接收戶口,只能把戶口遷回老家,老家派出所說沒法放到一個戶口本上接收,跑了好多次,開了好幾個證明后,只能單獨一個戶口本,成了農(nóng)村的“非農(nóng)業(yè)”戶口。所以小于這次根本沒有想過要遷戶口。
兩成學生選擇遷戶
從2006年起,我省取消了高校畢業(yè)生落戶限制,并對到縣以下基層單位就業(yè)的高校畢業(yè)生將實行來去自由的戶籍管理政策。受就業(yè)形勢影響,一些大中專院校畢業(yè)生往往把戶口遷移證隨身攜帶,成為“口袋戶口”。有的學生甚至損毀、丟失戶口,成為無戶口人員,給工作、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此外,學生入學和畢業(yè)時都需辦理戶口遷移手續(xù)與落戶手續(xù),費時、費力。加之現(xiàn)在到基層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多,如“特崗教師”、“三支一扶”、“進村進社”等等,這些面向基層的就業(yè)機會都是到戶口所在地報考,這樣一來,把戶口留在生源地更為方便。
記者從西北師范大學、蘭州交通大學了解到,前幾年,把戶口遷到學校的大一新生比例在80%左右,這兩年把戶口遷到學校的新生數(shù)量呈逐年下降趨勢,今年可能更少,大約只有兩成左右的學生選擇遷戶。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