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華社記者戴煌去世 年過8旬仍為訪民奔波

時間:2016-02-21 10:20來源:大西北網(wǎng)-新京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  

  戴煌是原新華社著名記者、《胡耀邦與平反冤假錯案》一書作者。2月19日于北京去世,享年88歲。資料圖片

  姓名:戴煌

  性別:男

  終年:88歲

  去世時間:

  2016年2月19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職業(yè):原新華社高級記者

  凌晨三四點,年過八旬的戴煌時常會悄然起身、開燈、來到書桌前,戴上花鏡、攤好稿紙。

  “這么早起來,對心臟多不好。”老伴兒潘雪媛反對。

  然而戴煌樂此不疲。

  按照他的習慣,腦海里有想法蹦出,不能耽擱,應立馬記錄,白紙黑字寫下來。

  2016年2月19日,戴煌辭世。一周前的2月12日,他剛在病房里度過了88歲壽辰。

  他一生熱愛寫作,臨終前心心念念的,是自己仍有十萬余字的文稿未能出版。

  戴煌一生,命運沉浮。他曾多次冒著槍林彈雨,從戰(zhàn)地一線發(fā)回報道;也曾因直言反對神話和特權,被打為右派,一落千丈。

  16歲入黨、19歲入新華社、“右派”21年,50歲平反,耄耋之年仍筆耕不輟伸張正義……這個一輩子說真話的筆桿子終身秉持一個信念:人民的記者,應該具有最清醒的頭腦和一副硬骨頭。

  本版采寫

  新京報記者 李相蓉

  筆桿子

  晚年每天在書桌前坐五個小時以上

  近十年來,戴煌仍堅持寫文章。

  上了年紀的他視力已開始模糊,但寫作前仍要把紙鋪好,一筆一畫,工整有力。

  看材料時,老伴兒潘雪媛會幫他拿來放大鏡,仔細讀完后,他用牛皮紙或者發(fā)黃的舊報紙把文章包起來。

  “父親晚年每天要在書桌前坐五個小時以上”。戴煌的大女兒戴為偉說,在崗時,父親還會常常跑到單位,要來新華社的稿紙,在家寫作。

  戴煌過世后,單位的老干部局前來慰問,戴為偉提出:希望新華社能將父親的檔案復印一份,作為家族的遺產(chǎn)和紀念,留給后代子孫。在她心里,父親一生仗義執(zhí)言,純粹做人,始終緊握手中筆桿,為不平之事發(fā)聲。

  八九歲時,戴煌的私塾老師常在他的大字本行間寫上聯(lián)讓他對。“文無論長短貴在精,話不在多少貴在真。”他在接受采訪時曾說,這兩句話讓他印象深刻,奉為人生信條。

  1944年,16歲的他參加蘇北文工團。打下淮陰后,寫下文章《戰(zhàn)士與群眾》,被蘇北報紙評為記者節(jié)好稿。三年后,他調入新華社蘇北前線支社做記者。蘇北鹽城,戴煌與戰(zhàn)士們一起與敵人拼刺刀,死的人多了,土圍子外面的壕溝里全是血。

  1952年1月,朝鮮冰天雪地,戰(zhàn)士羅盛教為搶救落水少年,不幸犧牲。接到采訪任務的戴煌,為了搶時間,在沒有車的情況下,決定騎馬前往。因為馭馬術不高,上馬沒多久,就被摔了下來。隨后他步行趕到羅盛教的土墓,讀了他的日記與書信,完成了通訊稿。后來,該稿件被編入小學語文四年級的課本當中。

  戴為偉談起父親動容,她認為父親講話時最有感染力。戴為偉說,已八十高齡的父親,每逢談起自己的理想,都會端直著身子,手舞足蹈、中氣很足。

  硬骨頭

  不會彎腰說軟話

  “愛憎分明”,戴為偉這樣形容父親。

  她記得有外地記者來京看病,父親囑咐母親,每天在家做好飯,一頓一頓為朋友送到醫(yī)院。她問:“醫(yī)院不也有食堂嗎?”父親搖搖頭說,食堂菜不如家里的可口,人家是病人,要吃得好些。

  不喜之人,戴煌不會彎腰說軟話。有記者抄襲文章,他不認同,便刻意遠離。

  “必須要說的話,哪怕說出真話來,可能要被殺頭,那我也說。”戴煌從不隱藏自己對不平之事的態(tài)度。

  1957年,因發(fā)言“反對神話和特權”,戴煌被打為右派,處以二類處分,每月工資由155.75元改為生活費28元。接著,前妻提出離婚,剛會叫聲“爸”的十個月的小女兒改名換姓送了人。

  他戴著狗皮帽、裹著老羊皮大衣、穿著大頭鞋,來到“死亡場”——北大荒。

  在《九死一生——我的“右派”歷程》書中,戴煌描寫自己的經(jīng)歷:饑餓缺營養(yǎng)、高強度勞動的艱苦“改造”,不斷有人餓死、病死、自殺。之前196斤的他,也降到穿著棉大衣、棉襖、棉褲、絨衣、絨褲,棉鞋、棉襪子等等,加在一起才92斤。

  “裸露的雙肩和脊背先起泡脫皮,繼而就爛得血肉斑斑,傷口邊緣露出了黃油。每天清晨起床,薄薄的被單都粘在脊背上剝不下來,有時不得不請他人一片片地灑上水,慢慢地把被單揭下來。”戴煌書寫自己的痛苦。

  他也有過反省,自知太耿直,容易得罪人。可他始終不認為這是什么缺點。他曾說:“人民的記者,應該具有最清醒的頭腦和一副硬骨頭。”

  熱心腸

  年過八旬仍為訪民奔波

  1978年,戴煌的右派身份去除,名譽恢復,重返新華社。1994年秋,他采訪8個月,走訪和電話連線了胡耀邦當年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的知情人、參與人及受害者。搜集了不下200萬字的材料。1995年完成初稿,發(fā)表了《胡耀邦與平反冤假錯案》的文章。

  在戴為偉印象里,父親恢復名譽后,家里的訪民絡繹不絕。

  20世紀80年代,戴煌一家住在新華社正門對面一處約50平米的屋子。家里就2間臥室,一間他們一家住,一間會留給訪民住。

  “那時吃飯還要糧票,父母會把家里的糧票和一部分工資拿出來給訪民”。戴為偉說,自己當時還上學,常常按照父親要求,帶著來上訪的人去往上訪接待站,久而久之,對每個接待站都變得熟悉。

  正因為自己受過冤屈,對這種苦難感同身受,戴煌對上訪者無限同情。近五年來,盡管身體常有小恙,他還要不斷替訪民轉交材料,甚至親自陪伴上訪,以求公道。

  戴為偉說,之前父親在北大荒勞改時,為了運送伐好的圓木,從山上往下拉雪爬犁。往下沖時,拐彎處有人拉著車往上走,為了不傷到人,戴煌用身體當阻力,擋住了雪爬犁,左腿受傷,一根肋骨骨折。

  腿傷一直伴隨著他。晚年時候,他要靠拐杖支撐行走,腿腳更加不便。

  伴隨他的不僅僅是腿傷。愛吃肉的戴煌,在饑荒時期腸胃也落下了毛病。

  去年11月,戴煌因肺炎心衰入院治療。今年2月中旬,戴煌的胃部、十二指腸大出血,醫(yī)院稱血庫告急,戴為偉在網(wǎng)上求助,拜托親朋好友與愛心人士為父親獻血。

  當時,一輩子說真話的戴煌,因身體狀態(tài)欠佳,已經(jīng)不怎么說話了。

  爸爸,很多媒體人懷念您,您不孤獨。愿您在天堂暢快地為民講真話。

  ——女兒戴為偉

  寄語

  中國多一些戴先生這樣的記者,才做得出“有品質的新聞”。深深悼念戴先生。

  ——作家方方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京張高鐵今天正式運行北青報記者探訪距地面最深車站
  • 12月2日起全國統(tǒng)一換發(fā)新聞記者證
  • 進博會Vlog丨跑得快的高跟鞋塑料做的保暖衣……央視記者帶你探
  • 好記者講好故事——2019年中國記者節(jié)特別節(jié)目
  • 聆聽“好記者”的“好故事”——寫在第二十個記者節(jié)到來之際
  • 好記者的打開方式,習近平這樣說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