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兵正在摘菜,身后是加蓋了一層的新房。記者顏安攝
開欄語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這是我國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發(fā)展進入新階段的新部署。把黨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千家萬戶,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廣大農(nóng)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黨報義不容辭的責任。
結合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和對新聞工作者“走轉改”要求,本報今年繼續(xù)鼓勵記者下基層、轉田坎,實地采寫最鮮活、最接地氣的新聞稿件,并開設“來自田坎的報道”欄目。希望通過這些報道,反映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反映基層群眾真實的生產(chǎn)生活狀態(tài)以及他們的企盼。
敬請關注。
“來,外面冷得很,快進屋來烤烤火!”1月3日,重慶日報記者來到奉節(jié)縣平安鄉(xiāng)文昌村,村民朱學兵熱情地招呼著。
這是一座磚混結構的農(nóng)房,家里沒什么像樣的家具電器,墻壁也沒抹灰,看上去有些簡陋。
然而,住在這樣的房子里,朱學兵已是無比滿足——51歲的他,人生中經(jīng)歷了兩次搬遷,住房從山洞變?yōu)橥练?,再變成現(xiàn)在的磚混房,殊為不易。
當了25年的“山頂洞人”
從這座磚混房背后往山上走200米,有一個山洞,朱學兵曾在這里住了25年。
山洞里很黑,只有洞口照進來的微弱光亮,借著手機里的手電筒光,重慶日報記者發(fā)現(xiàn),這個山洞空間很高,進深卻不到20米,洞壁各種怪石凸起,一不小心就會撞上。
山洞雖已廢棄多年,但仍能看到當年朱學兵在此生活的痕跡——位于洞口邊的灶臺是用泥巴砌成的,覆滿雜草,一角已坍塌。旁邊有幾塊破爛的木板,下面墊著玉米秸稈,這就是床。
朱學兵一家當年為何住在這山洞里,還有一段故事。上世紀60年代,朱學兵的父母結了婚,但父親是頭婚,母親是二婚,民風保守的村民們老是在背后指指點點,父母一氣之下放棄了村里原來的住房,躲進了這山洞里。饒是如此,母親依然沒能抵過風言風語,在朱學兵兩歲時就郁郁而終。
從小在山洞里長大,朱學兵沒有覺得任何不適。常人能想到或者想不到的那些山洞生活的糟心事,在幼年的他看來都可以克服——除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因為山洞陰暗潮濕,看書寫作業(yè)的桌子板凳用不了多久就要長霉;第二件事是洞壁和洞頂經(jīng)過長期煙熏火燎,滴下來的水呈現(xiàn)朱紅色,像豬血一般,這讓他感到有些可怕;第三件事就是,在學校聽老師講了關于“山頂洞人”的知識后,他常常覺得自己像“山頂洞人”。
隨著年齡增長,看多了別人溫暖干燥的房子,再看看自己的山洞,朱學兵想搬離山洞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可沒錢,一家人能往哪搬?
人生第一座房子是土坯房,也是愛心房
在山洞里出生并居住了25年后,1992年朱學兵終于迎來第一次搬家。
那一年,政府開始清理住在洞穴里的貧困戶。作為文昌村唯一的“山頂洞人”,朱學兵在政府的安排下搬了出來。
“補助了我們500塊錢,讓我們在外面蓋個房子。”朱學兵說。
但要建房,500塊顯然不夠。于是,村里便發(fā)動黨員干部給他投工投勞,總算把土坯房的四面墻壁給立了起來,到了蓋房頂時實在是沒錢了,村里又讓黨員一人捐一根木料,朱學兵四處去尋了些塑料薄膜、膠紙覆在上面,用磚頭壓著。
就這樣,這座“愛心土坯房”好歹算是建成了,這也是朱學兵人生中第一次住進真正意義上的房子。這一住就是10年。
但畢竟是土坯房,而且建造時缺錢少料,住久了,各種問題也就出來了。墻壁開始漏風,到了冬天特別冷,下雨時,外頭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床罩上方的膠紙要是兜滿了漏水,就會‘嘩’地一下倒下來,鋪蓋枕頭都會打濕。”朱學兵拼命地種地、養(yǎng)豬、打零工掙錢,夢想著有一天能住上磚瓦房。
2002年的第一場雪,壓垮了土坯房的最后一根木條,半個家坍塌了下來,蓋新房已是迫在眉睫。
土坯房變磚混房,還娶了老婆
“要蓋,就要蓋一個不漏雨、不透風、不被大雪壓垮的房子。”朱學兵這樣想。他絞盡了腦汁,東拼西湊了一萬多元,在離土坯房不遠處蓋起了兩間磚混結構的房子。
憑著新蓋的房子,此時已35歲的朱學兵有了娶老婆的“資本”。幾經(jīng)周折,他與同村的張祖燕結了婚。張祖燕比他小17歲,身患癲癇、癡呆等疾病,隨時需要他照料,但朱學兵還是很滿足,“就我這條件,對方父母能同意女兒嫁給我,已經(jīng)是燒高香了……”
年邁的父親在朱學兵娶了媳婦兩個月后便撒手人寰。此后,朱學兵陸續(xù)有了3個小孩,兩間房越來越不夠住,于是他又想到了擴建房屋。
但家里5口人,3個孩子都在讀書,正是用錢之時,張祖燕又時刻需要人看著,家里全靠朱學兵一個人,哪有錢搞擴建?
磚混房再擴建,生活更“有勁”
轉機出現(xiàn)在我市實施精準脫貧,特別是去年平安鄉(xiāng)被列入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xiāng)鎮(zhèn)后,在各級黨委政府大力幫扶下,朱學兵一家再次迎來了新的曙光。
“C級危房補貼了7500元,再加上扶貧貸款拿到了兩萬多元,我用這些錢加蓋了一層樓,一下多出了3個房間,我們兩口子一間,兩個女兒一間,兒子單獨一間,徹底解決了居住問題。”朱學兵高興地說。
更讓他開心的是,不僅是居住條件,一家人的生活也在精準脫貧過程中有了明顯改善:一家5口人都被納入了低保,每月有1080元收入;三個孩子讀書也有補貼;朱學兵享受了1.35萬元的產(chǎn)業(yè)補貼,養(yǎng)了10只山羊,種了兩畝辣椒;村里還給他提供一個掃地的公益性崗位,每年有5000元。
“政策這么好,我自己當然也不能閑著,現(xiàn)在娃兒還小,最大的也才14歲,今后花錢的地方還多。”朱學兵的確沒閑著,活得越來越“有勁”,除了種地、打零工,他還養(yǎng)了3頭豬、10只羊。這3頭豬,他準備留下一頭制成臘肉,另兩頭賣掉,不過最近豬肉行情不太好。“我想過段時間再出手,到時賣了好價格,正好一家人過個豐盛年!”朱學兵喜滋滋地說。
采訪結束前,朱學兵又把重慶日報記者帶到山洞,“明年我準備在洞里修點圈舍,喂幾十頭豬,再把山洞旁的山坡圈起來,讓豬就在山間放養(yǎng),你覺得怎么樣?”頓了頓,他又像是在自言自語:“等掙了錢,我就把這房子再裝修一下。今后娃兒大了,工作了,說不定我還會有更好的房子住。”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