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你來過上海,這五個維度的“魔都”你了解嗎?
今天,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啦。
說起上海,你的第一印象也許是大高樓和小弄堂,也許是“阿拉出去白相”和“謝謝儂”,也許是蟹粉小籠包和獅子頭,其實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先行者,上海給自己定了些“小目標”,下面這五個維度上的“魔都”了解一下咯~
上海的“新高度”
提到上海的高度,大家一定會首先想到上海中心,中國第一高樓,建筑高度632米,與他周圍的小伙伴們共同組成了陸家嘴鱗次櫛比的上海“高度”. 其中,貢獻稅收超20億元的樓宇就達到了18座。
陸家嘴金融城發(fā)展局樓宇辦副主任趙云德介紹說,這些樓宇不僅僅高度令人矚目,更重要的是經濟體量驚人,“可謂產業(yè)高端化、企業(yè)高質量、稅收高產出。”
萬丈高樓平地起讓人賞心悅目,而在指甲蓋大小的晶片蓋起集成電路的納米級高樓更令人驚嘆。在上海,中芯國際14納米芯片即將進入量產階段,華虹華力二期將建成中國最先進的12寸芯片生產線。集成電路、大飛機、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一起成就了上海產業(yè)新高度。
上海的“新速度”
說到上海的速度,首先映入腦海的可能是四通八達的高架橋、熙來攘往的海陸空交通樞紐,以及上海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在經歷了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城市的快速變化后,如今,上海迎來了政務效率提升的“新速度”.
上海政務“一網通辦”總門戶10月中旬已經正式上線,實現了90%以上的審批及服務事項“只跑一次、一次辦成”.同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也在不斷被應用在政務服務中,迅速提升服務效率。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主任朱宗堯說,推動政務服務從“政府部門端菜”到“企業(yè)和群眾點菜”,最終還是要做到減環(huán)節(jié)、減材料、減證明、減時間。
近年來,上海政務服務效率提速領跑全國,自貿區(qū)實行醫(y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為企業(yè)節(jié)約了超過80%的時間;出入境異地辦證實行網上預約、即到即辦,用時縮短了三分之一。上海海關監(jiān)管通關處副處長戴倩說,為了更好地服務、保障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海關更是推出了一系列貿易便利化舉措,通關全流程時間還將從“天時代”向“秒時代”邁進。
上海正在被打造成為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務管理最規(guī)范、法治體系最完善的城市。
上海的“新精度”
在靜安區(qū)臨汾路街道社區(qū)中心有一間特別的辦公室,墻上裝著一塊巨大的屏幕,通過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實時地反饋著社區(qū)各方面的運行狀態(tài),這便是被稱作“社區(qū)大腦”的智能綜合管理平臺。
通過物聯網智能化的手段,“社區(qū)大腦”將城市管理變得像“繡花”一樣施針勻細、紋理分明。不僅能及時發(fā)現問題,在采集的海量管理數據基礎上,“大腦”還能立足規(guī)律性報警來發(fā)現事件高發(fā)、頻發(fā)區(qū)域,通過提前預警、提前介入、實時處置的方法精準“施針”.
靜安區(qū)臨汾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俞林偉說,現在街面上每天發(fā)現的問題超過三分之二來自于物聯網感知。“它可以按照地理位置最近關系,由電腦進行自動的派單。絕大部分管理人員在五分鐘之內可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這在以前是沒法想象的。”
精細化的城市管理,也吸引了一批高精尖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商湯科技就將全球研發(fā)、智能汽車等總部設立在了上海。商湯科技總裁張文表示,上海城市管理的“新精度”正是他們選擇上海的一大因素。
上海的“新溫度”
今年8月23日17點40分,僅在母親肚子里呆了26周就出生的一對低體重龍鳳胎順利從江蘇省淮安市轉運至上海交通大醫(yī)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此后,長三角地區(qū)兒童醫(yī)療聯盟正式成立,這條溫暖通道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新生兒危急重癥轉運和兒童危急重癥轉運服務。
在上海市靜安區(qū)南京西路街道泰興小區(qū),由于老舊住房多,過去居民一直面臨手拎馬桶“如廁難”的大問題。
上海“留改拆”成套改造之后的彭三小區(qū)前后對比
在上海推行“一平方米”托盤馬桶改造工程后,大多數居民也可以在自家的“螺螄殼”里也能享受獨用衛(wèi)生間的便捷了。
“一平方”托盤馬桶改造后,解決了居民多年來手拎馬桶“如廁難”大問題
上海的發(fā)展也離不開960萬外來務工人員的付出。近年來,上海已經有30多萬戶非戶籍居民住上了包括單位租賃房在內的公租房,460多萬外來打工人員在上海參加了醫(yī)保。上海還建立了“東方社區(qū)信息苑”,為近七萬名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了免費的金融類培訓。
上海東方社區(qū)信息苑公共事務部總監(jiān)王宏卉說,工作目標就是服務好每一位進城務工者和他們的子女,讓他們真誠地感受到上海海納百川的城市溫度。
東方社區(qū)信息苑對外來務工子女進行培訓
上海的“新寬度”
從蘇州河到黃浦江再到長江,從近代民族工業(yè)的崛起到世博會再到進博會,上海的母親河在變寬,開放幅度在變大。如今又邁入了海洋時代,長江吳淞口的國際郵輪港碼頭,已經成為了亞太地區(qū)最為繁忙的國際郵輪母港。
幾天前,上海又刮起一場“跨國界、跨專業(yè)領域”的全球優(yōu)秀科學家的“頭腦風暴”,包括26位諾獎得主在內的3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以及17位中國兩院院士齊聚上海,為上海發(fā)展出謀劃策。
從經濟開放到文化開放,上海已成為溝通中外的文化要津。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上海書展、上海國際文學周等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文化活動已成為上海重要的文化名片。
上海,正展現著向世界敞開大門的信心,一步步成為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之一。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總結了上海正在走的路:“我們將在新的時代坐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fā)展取向,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