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和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重慶綦江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方式

時間:2019-06-14 16:58來源:大西北網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新華社重慶6月14日電“三級和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重慶綦江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方式
 
  新華社記者栗建昌、徐旭忠、趙宇飛
 
  大山深處的重慶綦江區(qū)新盛鎮(zhèn)石橋村,75歲的袁后立一早就來到村便民服務中心的一間掛著“分鐘法律診室”牌子的辦公室值班。
 
  現在,退休教師袁后立的新身份是“分鐘法律診室”的和議員,負責值班“接診”,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糾紛。
 
  綦江,曾經的矛盾糾紛高發(fā)區(qū),在村級單位設置“分鐘法律診室”,從和議員開展一級和議,到村支兩委啟動二級和議,再到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委政府主導三級和議,自下而上,層層過濾,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一級和議: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陣陣激烈的爭吵聲,打破了石橋村的寧靜。
 
  “姓王的是故意燒死我的桂花樹,他還兇得很。”村民稅正其怒氣沖沖地打電話給“分鐘法律診室”。
 
  正在值班的袁后立不敢怠慢,立即趕到事發(fā)現場。原來,王明備將院壩內的干草燒掉漚肥,卻不慎引燃了鄰居稅正其家的桂花樹。兩人因此爆發(fā)爭吵,險些大打出手。
 
  先安撫好雙方情緒,再實地查看,全面了解事件經過,對雙方進行調解……老袁是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師,他的話兩人都信服。最終,王明備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稅正其也不再追究,雙方握手言和。
 
  “‘分鐘法律診室’參考‘110’的接警模式,由和議員輪流值班,接到村民‘報警’后,和議員要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開展一級和議,縮短群眾訴求解決的時間。”綦江區(qū)法學會秘書長鄒健說。
 
  如今,村民們遇到矛盾糾紛就找“分鐘法律診室”已成為常態(tài)。
 
  去年7月,石壕鎮(zhèn)萬隆村村民王文明到“分鐘法律診室”反映,一家企業(yè)2017年安裝排污管道時,占用其土地約0.3畝,卻未給予補償。
 
  和議員萬學華立即展開調查核實,并組織王文明和企業(yè)代表進行調解,經過解釋疏導,雙方當場按照每年每畝地250元的標準簽訂了補償協議。
 
  “村里的矛盾糾紛看似不大,一旦發(fā)酵可能造成嚴重后果。”鄒健說,一級和議由和議員實施,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一種以德治為支撐的化解方式。
 
  一級和議將大部分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2017年10月至今,綦江區(qū)共建立“分鐘法律診室”93個,共有和議員2034名,介入處置矛盾糾紛8500余件,其中一級和議化解矛盾糾紛占61.3%。
 
  二級和議:群眾自治的重要平臺
 
  一級和議無法解決的矛盾糾紛,則需要二級和議出馬。
 
  二級和議由村支兩委組織實施,由村干部、綜治專干、和議員和當事人參與,以群眾自治的方式化解矛盾糾紛。
 
  去年初,石橋村計劃修建一條村級公路,解決群眾出行難題,同時推動村集體產業(yè)發(fā)展,但前期工作的推進卻面臨重重困難。
 
  修路資金需要50萬元,除去從上級爭取到的40萬元,仍有10萬元缺口,村里計劃由村民們以投資投勞的方式解決。
 
  對此,公路沿線直接受益的村民表示支持,但90多戶村民因家離公路較遠而拒絕出資。修路事關重大,涉及村民較多,和議員多次上門協調,始終難以達成一致意見。
 
  最終,事情被交到了二級和議。村支兩委組織村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和議員等召開座談會,協商制定出“直接受益者每戶出資,沿途村民出地不出資,邊遠村民自愿捐資”的籌資方案,并在社員大會上順利通過。
 
  如今,這條關系到村民出行和產業(yè)發(fā)展的公路已順利貫通。
 
  “村委會是基層自治組織,二級和議在村支兩委的主導下,引導群眾參與重要民生政策和重大項目建設討論實施,是群眾通過自治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平臺。”綦江區(qū)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雷德環(huán)說。
 
  三級和議:法治手段化解矛盾糾紛
 
  一級和議與二級和議未能化解的矛盾糾紛,則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委政府主導三級和議,通過法治手段予以化解。
 
  去年,綦江區(qū)新盛鎮(zhèn)至橫山鎮(zhèn)大坪村的公路開工建設。“我的土地屬于房屋宅基地自然界和滯留地,應該比耕地補償金額要高。”石橋村村民李應池拒不配合公路修建。
 
  最初,和議員多次上門給李應池做思想工作,后來村社干部、綜治專干等人到李應池家說理,均收效甚微。
 
  在此基礎上,新盛鎮(zhèn)黨委政府啟動三級和議。鎮(zhèn)黨委書記朱鴻帶上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文件,組織村社干部、法律界人士、群眾代表和李應池本人召開院壩會,對現行國家政策法規(guī)予以解釋說明。
 
  “李大姐,根據國家政策規(guī)定,現在已經沒有房屋宅基地自然界、滯留地、耕地之分了,補償要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執(zhí)行。”朱鴻說。
 
  “修路是大好事,既然國家政策是這樣規(guī)定的,我一定支持。”李應池心服口服,表態(tài)積極配合公路修建。
 
  統(tǒng)計數據顯示,綦江區(qū)“三級和議”機制化解矛盾糾紛成功率達100%,全區(qū)信訪量大幅下降,2018年全區(qū)信訪5001人次,比2017年下降44.3%。
 
  “‘三級和議’機制既是化解矛盾糾紛的有效舉措,也是推動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有效載體,也是黨委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通道,將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新動力。”綦江區(qū)委書記袁勤華說。
(責任編輯:蘇玉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