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8月29日,新華社連續(xù)播發(fā)15篇特別報道,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關心的百姓身邊事,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看變化、聽感觸、解難題。
這些事,都是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
一枝一葉總關情。把百姓的冷暖時刻掛在心中,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習近平總書記對百姓身邊事特別重視。
其中,有“一粒藥”承載的民生關切。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用藥安全,他強調,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要密切監(jiān)測藥品短缺情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好低價藥、“救命藥”、“孤兒藥”以及兒童用藥的供應問題。
有改廁改出的新生活。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農村的廁所改造工作,多次在考察中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解決好廁所問題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標志性意義,要因地制宜做好廁所下水道管網建設和農村污水處理,不斷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有一間房帶來的舒心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實地考察時強調,要讓棚戶區(qū)、老城區(qū)里的群眾居住更舒適、生活更美好,解決好大家關心的實際問題,讓大家能過上現代生活。
有一張身份證背后的民生暖流。2015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會議強調,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是一項便民利民服務舉措。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總書記對一件件具體民生事的關切、關懷,生動詮釋了這句話飽含的真情。
這些事,都有了新消息
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干。圍繞著百姓身邊的難點,各地各部門聚力攻堅,一個個變化正在匯成看得見的獲得感:
農村面貌變了。2018年全國完成農村改廁1000多萬戶,農村改廁率超過一半,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占到全國公路總里程的83.4%。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世業(yè)鎮(zhèn)永茂圩洪家勇家,還是那山那水,但“味道”大不一樣,“冬天不冷,夏天不臭”,一間廁所的變化,讓城里的孫子孫女愛上了爺爺家的小院。
居民生活更便利。棚戶區(qū)改造不斷推進,截至2018年底,全國范圍內1億多居民“出棚進樓”。人在“證”途,少了奔波,短短幾年間,身份證異地辦理的流程一再簡化。
環(huán)境有了“守門人”。全國31個省區(qū)市設立了省市縣鄉(xiāng)四級河長湖長30多萬名,各地因地制宜設立村級河長湖長90多萬名。
污染正在變資源。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0%,規(guī)模養(yǎng)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63%。今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看病貴加快解決。今年4月,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在11個城市步入落地實施階段。通過帶量采購,25個中選藥品平均降幅52%,最大降幅超過90%。
……
如今,很多多年想辦但沒辦成的事情正在破題、推進。一些已經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一些仍待建立長效機制,一些還在努力探索和突破瓶頸。在這背后,體現出為民服務的真心、恒心和決心。
這些事,都源自初心、系著民心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對于百姓身邊事特別關注,不懈努力去求解,從來都不是一時性的政策安排,而是承載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今后的日子會更美好。他強調,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
中南海的燈光連著萬家燈火。努力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fā)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是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寫照。
大愛無言,暖在心間。2014年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看望在這里入住的兒童。在和聾啞女孩王雅妮互動交流時,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她好好學習、學業(yè)有成。當時,小雅妮彎了彎大拇指,用啞語表示“謝謝”。習近平總書記也伸出大拇指學習啞語“謝謝”。今年,王雅妮實現教師夢,她要把學到的美容美發(fā)技能,教給特殊教育學校的盲人、聾啞學生,讓他們學會一技之長,回報社會。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的百姓身邊事,每一件都源自初心、系著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每個人身邊的小事就是億萬人的大事,圍繞著你我身邊事,更多努力依然在路上……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