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界豐碑】吳登云:以白袍初心溫暖各族同胞

時間:2019-10-06 11:17來源:大西北網(wǎng) 作者:健康中國 點擊: 載入中...
  1
  
  江蘇高郵作家汪曾祺筆下有位名叫“王淡人”的醫(yī)生,喜歡干“傻事”。窮苦人來治病,白吃白喝。面對別人的不解,他的回答很干脆:“我不給他治,他會死的呀。”村里的人給他送上一塊匾,上寫“急公好義”四個大字。而從高郵走出來的吳登云,在遙遠的邊疆詮釋著“急公好義”的深刻內(nèi)涵。
  
  
  
  
  
  吳登云(中)上門看望病人。殷東林攝
  
  
  吳登云出生于1939年,24歲時,在學醫(yī)道路上有所成就的他,懷揣著對祖國的一往深情,由煙雨江南奔赴天山北麓,扎根地處帕米爾高原的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從此,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他把綿延的思念化為一片丹心,以自己的醫(yī)術和醫(yī)德,為一方百姓健康護航。
  
  
  少數(shù)民族兄弟姐妹急需輸血,他伸出自己的胳膊,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兩歲小娃娃一半身子被燒焦,他從自己腿上取下13塊郵票大小的皮膚,裹住了孩子的傷痕。面對他人的不解,他的回答很溫暖:“我獻出一點血、一點皮,換來病人的健康和生命,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
  
  
  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末,他每年都要花三四個月的時間到牧區(qū)巡診和防疫。騎著馬、背著藥箱,足跡踏遍全縣。他將自己的所學傾囊相授,制定“十年樹人”計劃,潛心培養(yǎng)土生土長的柯爾克孜族醫(yī)生。如今,他依舊履行著自己治病救人的不二初心,每周堅持出兩次門診,以實際行動展望著“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美好愿景。
  
  
  遼闊的邊疆,廣袤的天穹,總有一片云彩為吳登云喝彩。這片云彩,鐫刻著共和國對他的贊許,也鐫刻著普通百姓對他的敬意。








 
(責任編輯:張云文)
>相關新聞
  • 【醫(yī)界豐碑】張金哲:小兒外科界的“寶藏男孩”
  • 【醫(yī)界豐碑】屠呦呦:心中有國家造福無國界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