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錯機制為何在一些地方成了“墻上畫大餅”?

時間:2020-08-03 11:19來源:大西北網(wǎng) 作者:新華網(wǎng) 點擊: 載入中...
   大西北網(wǎng)訊  近年來,容錯機制在基層屢屢被提及,其運行狀況如何?一些干部認為,容錯機制出發(fā)點很好,但多數(shù)政策成了墻上畫大餅,能看不能“吃”。
 
  1
 
  容錯成空頭支票
 
  基層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對于容錯機制心中沒底。因為能否“容錯”常常取決于某個領導的意志,并不是集體的決策,加上需要調查、談話,不少干部認為,“前景不明,還不如不做”。
 
  一些基層干部表示,容錯機制看起來像是墻上畫大餅。比如,一些容錯政策是某部門自己出臺的,但是出了問題之后,紀委監(jiān)委不認這些“容錯”政策,追責和處罰最終還是要落到具體做事的干部身上。
 
  中部省份一名基層干部說,針對基層治理中的新興事物和工作,“干之前,我們就請示過,領導不發(fā)話。干完之后,又責怪我們沒干好,實在讓我們基層干部左右為難”。
 
  特別是遇到一些棘手的難題,有的領導自己不知道、也沒想好怎么辦,就“裝聾作啞”不表態(tài)。下面的干部把難題解決了,功勞就記在自己頭上;萬一問題沒處理好,就把責任推給具體辦事的人,所謂“容錯”就是一句空話。
 
  有些容錯要求也“高不可及”。如某地制定的《關于推行容錯糾錯機制的實施辦法(試行)》中明確:容錯糾錯工作應強化過程留痕,使流程可控、過程可溯、責任可查,認定和處理結果有說服力,經(jīng)得起歷史和群眾檢驗。
 
  一名干部表示,正是因為有“錯”才會動議“容”,組織紀檢部門會出具無錯證據(jù)嗎?只能靠當事人自己列舉。質證過程對當事人本身就不利,還提出這樣高的容錯要求,這就不是容錯,而是告訴你,千萬不能錯。
 
  2
 
  “誰傻誰去試,千萬別當真”
 
  容錯機制難落地,使得部分基層干部對容錯機制充滿懷疑。
 
  心態(tài)一:“指望容錯?天真!”
 
  一些干部認為“誰傻誰去試,千萬別當真”“指望容錯,你太天真了”。
 
  北方某省一名基層干部說,容錯時需要列舉證據(jù)。“你提交的證據(jù)紀委核查能過關嗎,一般都給推翻。截至目前,我們這里沒有一個干部適用過容錯機制,也就是在文件上空轉而已。”一名紀檢干部說,上任負責紀檢的主要領導偶爾還會提提這個事,隨著領導的更替,現(xiàn)任也不再提這個事了。
 
  心態(tài)二:上級推進工作的“安慰劑”。
 
  東部某省份一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說,“容錯”是領導開大會時說的話,真正出了問題,“容錯”就演變?yōu)?ldquo;糾錯”甚至問責。
 
  中部某省鄉(xiāng)鎮(zhèn)干部舉例說,某鄉(xiāng)鎮(zhèn)書記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對接上了臺商,出于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在用地手續(xù)、優(yōu)惠政策等方面“快辦快處”,結果由于經(jīng)驗不足,項目用地產(chǎn)生糾紛,臺商撤資,給當?shù)卦斐闪诉z留問題。該書記找到領導希望容錯,但由于缺乏容錯的具體條文和操作細則,最后仍然被追責。
 
  “開大會上,為了鼓勵基層干部,‘容錯’說得很響,但是真正出了問題,領導就沒有聲音了。”有基層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
 
  心態(tài)三:本意激勵擔當,就怕做成“小灶”。
 
  一些干部表示,容錯就怕成領導給個別人開的“小灶”。“容”誰“不容”誰,往往是常委班子決定,特別是一把手的話語權很大,對于領導重點關注照顧的,可以通過“容錯”得以抽身,不耽誤個人發(fā)展、不耽誤個人晉升,而對于埋頭苦干、傻干的,上頭沒人替自己說話,往往“一失誤成終身恨”。
 
  有干部認為,政策的口子開得越多,對于領導干部來說越有“操作空間”,看似“容錯”是為了保護一線工作人員,實則成了少數(shù)領導干部又一擺布人事安排的利器。
 
  3
 
  不要看著后視鏡往前開車
 
  基層干部表示,一些問責是拿著“現(xiàn)在的放大鏡”找以前的問題,這就好比“看著后視鏡往前開車”,要歷史辯證地看待問題。
 
  東部省份一名基層干部說,以脫貧攻堅工作為例,存在誰干得多,誰面臨的問責風險大的問題。尤其是攻堅之初,不少細節(jié)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思路,更沒有成熟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大家才能對如何有效、規(guī)范開展這項工作形成共識和標準。但如果用這種后來形成的共識和標準,來檢查、審視之前的工作,就容易出現(xiàn)偏頗、甚至錯誤的地方。
 
  一名基層干部表示,一線干部都有干成事、不出事的愿望,要讓想干事的干部敢干事,讓能干事的干部干成事,分清非主觀性錯誤和明知故犯的錯誤非常重要,前者可以容忍和糾偏,后者必須要問責、追責,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或是追究刑事責任。目前來看,容錯機制普遍還做不到這一點。(記者:白明山陽建閆祥嶺)
(責任編輯:蘇玉梅)
>相關新聞
  • “供水線”成了“發(fā)展線”——江蘇揚州生態(tài)立市確?!耙唤?/a>
  • 100多年前詹天佑參與設計的這座鐵路橋,成了網(wǎng)紅!
  • 100多年前詹天佑參與設計的這座鐵路橋,成了網(wǎng)紅!
  • 今天,我們把總書記強調的這6個重要問題做成了海報
  • 別讓“責任狀”成了“免責單”(人民觀點)
  • 充實“錢袋” 消除“煩惱” 盤點完成了的2018年民生清單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