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后的四十年生活變奏曲
如今的西關高樓林立。
(資料照片)
“豬羊市”爆米花一聲爆響過后溢出罩袋的暖鼻馨香、橋店子食堂豬油盒在筷尖撩撥下的軟彈酥柔,以及東方紅食堂清湯臊子扁食被食客連吃帶喝后一臉舒服的滿足感······這些都是四十年前留給曾經生活在天水西關的南向紅難以割舍的記憶留存。四十年后,回顧改革開放以來自己衣、食、住、行等方面發(fā)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年近五旬的她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做衣用上縫紉機、做飯用上鼓風機,外加一臺電視機,這都是上世紀80年代初家里相繼‘機化’后擁有的新物件,頗有革故鼎新的意思。”
最近一段時日,平日里不怎么追劇的南向紅鎖定電視劇《我們的四十年》,越往下看,越覺得劇中的情節(jié)似曾相識。主人公的一系列生活故事以及時不時用電視畫面快進的方式穿插其中的近四十年部分真實情節(jié),讓她覺得劇情演繹的故事第一次距離自己的生活經歷如此之近,有些畫面在她看來既感熟悉又倍覺親切。
在虛構的劇情中找尋“自己”的身影,成了南向紅追這部劇的主要原因。
南向紅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初,小學曾就讀于有“百年老校”之稱的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學。從家到校途經兩條寬一些的巷道和兩個供水站。她記得很清楚,小學五年級之前,自己下午放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上一張面值2分錢的水票拎起水桶和哥哥去給家中水缸抬水。小學畢業(yè)那年,家附近大小巷道被挖開一條不深不淺的溝渠,這一溝渠一直順著道子延伸至每家院落,時間不久,家家以通上自來水的喜慶方式,給抬水吃的日子畫上了句號。
1982年前后,南向紅家院里一戶人家買了整個巷道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每到晚上,和《我們的四十年》劇情一模一樣,這戶人家會按時按點把電視機從屋內移至窗臺,就像放電影似的打開電視機,鄰里大人小孩都會搬個小板凳在電視機周圍一排排落座,緊盯著巴掌大的屏幕凝神靜氣。正看得入神時,如有大風刮過,滿屏的雪花點會瞬間霸屏,這時就會有人迅速跑到天線桿旁,或東或西胡亂轉轉天線,以求圖像能看得真切。
1983年,適逢老版《霍元甲》開播前,南向紅家也有了一臺12英寸“黃河牌”黑白電視機,當時覺得很是“奢侈”,家人稀罕了好一陣子。
“做衣用上縫紉機、做飯用上鼓風機,外加一臺電視機,這都是上世紀80年代初家里相繼‘機化’后擁有的新物件,頗有革故鼎新的意思。”南向紅的記憶里,自家里通上自來水至擁有第一臺電視機,這些變化是前后腳發(fā)生的。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