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定西地震第二天。
7時,我們從蘭州出發(fā),入蘭臨高速,向著岷縣方向進發(fā)。
汽車行至蘭臨高速臨洮南,我們發(fā)現(xiàn)收費站上已開辟了抗震救災車輛專用車道,只要有抗震救災的相關證明,即可免費通行。
下蘭臨高速,我們進入212國道。212國道,其起點為甘肅蘭州,終點為重慶,全程1302千米。這是漳縣、岷縣抗震救災的生命線。
行至臨洮五井鎮(zhèn)加油站,剛加完油的蘭大二院的救護車隊,一路鳴笛,向著災區(qū)進發(fā)。
在五井鎮(zhèn)街一家超市前,一位老人說:“從22日早上開始,這里的車輛一輛挨著一輛,多少年都沒有見過那樣的場面。”
出臨洮五井鎮(zhèn),212國道依然暢通無阻,來自公路部門的工人在檢修著道路。
在212國道隴西與岷縣岔路口,交警現(xiàn)場調控疏導交通,為保障救災道路暢通,非運輸救災物資的大型車輛,暫時不能前往岷縣方向。
抵達漳縣殕虎山加油站時,該站已臨時定為部隊救災車輛定點加油站。
出站不遠,前方的路邊停靠幾輛大型車輛,現(xiàn)場有交警疏導,這讓我們想到了在隴西與岷縣岔路口見到的臨時交通管制。
行至漳縣大草灘鄉(xiāng),迎面數(shù)輛救護車拉著傷員從岷縣而來,轉至蘭州救治。
大草灘鄉(xiāng)與岷縣梅川鎮(zhèn)交界,也是震區(qū)。大草灘鄉(xiāng)小林村口,已是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和救災物資發(fā)放點。
小林村有200多戶,房屋幾乎都出現(xiàn)倒塌和受損,全村設5個安置點,受傷的有13人,一個傷勢較重的于23日早被送往蘭州救治。
今年63歲的楊守文是小林村的居民,他家有12口人。家中的房子成了危房。記者走進帳篷,楊守文的兒媳婦正在哄孩子。“這就是我剛三個月的小孫子!小孫子平安就是我的福!”楊守文回憶說,“地震發(fā)生時,第一反應就是跑出房外!剛出門檻,小孫孫還在房子里,就立即返回把孩子抱了出來!”
穿過木寨嶺隧道,進入岷縣,路邊交警執(zhí)勤。
不久我們到了梅川鎮(zhèn)茶固村,路邊一處山坡出現(xiàn)了滑坡,專業(yè)人員正在搶修,車輛勉強通行。
站在國道旁遠望,茶固村前后的山坡多處出現(xiàn)了滑坡,一道道滑坡的山體,就如同在青山上撕下了一道道寬寬的口子。
54歲的包雙合的家就在國道邊上,山體滑坡的土將其部分房屋直接沖塌。包雙合說,“我們茶固村有400多戶,房屋幾乎全都被毀,現(xiàn)在還正在等待帳篷,今早村委會只拉來了20頂帳篷,由于太少,一時難以分配!”
過茶固村,我們來到了梅川鎮(zhèn),街道兩旁聚集了各類救災車輛,設在鎮(zhèn)政府的救災物資發(fā)放點正在忙著分發(fā)救災物資,但街道暢通。
來自隴南的交警王偉正在疏導著交通,他介紹,來自隴南、通渭等周邊地區(qū)的交警22日就已趕到,確保交通順暢。
梅川鎮(zhèn)政府的門口,當?shù)鼐用癫环帜信嫌捉M成志愿者隊,接送、卸載著救災物資。一些放假的中小學生也加入進來,搬運方便面和礦泉水。
在繁忙的物資發(fā)放現(xiàn)場旁,來自康家村的曾彥科和五六位車友,在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組成了志愿者車隊,義務拉運救災物資。
梅川工商所副所長包新平介紹,22日上午,為搶通梅川鎮(zhèn)通往永星村的道路,附近一磚廠的老板動員員工,出動了一臺鏟車;一位志愿者開自己的挖掘機加入道路搶通,道路搶通后,許多人才知道多臺挖掘機中,還有一位志愿者的挖掘機,而這個司機連一瓶礦水都沒有喝就走了。
23日14時30分,我們向永星村進發(fā)。
出梅川鎮(zhèn)向東北方向,是坎坷陡峭的盤山土路,一輛輛救災車輛在路上顛簸前行,當車子行至下文斗村,高山上滑坡的土有很大一部分還堆在路邊,狹窄通行的路是在山土上臨時搶修出的。
繼續(xù)向前,是車陸村峽口社。這里是典型的西秦嶺大山深處的地貌,道路極難行走,一些懸崖峭壁處路坡最大坡度在60~70度,suv卡殼的瞬間,讓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路邊多處是剛搶通的路,之前,跨塌的山體直接將狹窄的路面掩埋,有些地方的山體直接從山腰飄拋而下,并覆蓋到路旁的深溝里。
從車窗向兩側的大山望去,山體滑坡的痕跡清晰可見,路邊的農田里出現(xiàn)20公分的裂口,而所經村社,一片房倒屋塌景象,各類救災服務點設在村口、路口。各種救援車輛爭分奪妙地爬行。
越往上走,村舍旁邊的帳篷越多。
到永光村,該村四社的孫師傅正住在救災帳篷內。孫師傅說,他們村有五六十戶,房子全成危房,四社靠北面山坡上幾戶,在地震時房子瞬間被埋,人們趕到現(xiàn)場是只看到一些房子的梁柱頭,但在一次余震后,連梁柱頭也看不到了,22日晚找到了12個人,全部遇難。
永光村東北角半山坡上的村莊就是永星村。遠遠望去,樹林掩映下的小村莊,是一片藍色的救災帳篷。目前該村房子幾乎全部被毀,許多從梅川鎮(zhèn)來的救災車輛一路顛簸,向著永星村進發(fā)。
參加救災的梅川鎮(zhèn)工商所副所長包新平介紹,地震中,梅川鎮(zhèn)的永星村、永光村、馬家溝村,禾馱鄉(xiāng)的拉路村是重災區(qū)。
23日19時許,我們回到梅川鎮(zhèn)。在無處寫稿、無處吃飯的情況下,位于鎮(zhèn)政府附近的梅川工商所給我們提供了場地、吃飯條件。
24日8時,我們從梅川出發(fā),沿著顛簸的依山土路,向東北方向行進,通往此次地震的又一重災區(qū)馬家溝村。
車子剛行不遠,我們在兩山夾一谷的坪地上看到了一片藍色的民政救災帳篷。
看到記者下車采訪,帳篷內外的居民呼啦圍了上來,講述著村子受災的情況。“現(xiàn)在缺帳篷??!106戶人家只有39頂!”48歲的馬俊忠憔悴地說,“我們是馬家溝村三社的,房子毀了,現(xiàn)在帳篷不夠,最多的四戶人家住一個帳篷,床和被子也不夠,只能先讓婦孺老幼用,我們盼望能來更多的帳篷。”
我們繼續(xù)沿著土路前行,10分鐘左右,便來到了馬家溝三社的村莊,道路兩邊是一片房倒屋塌的景象。
在快出村子的東北口,我們在路上見到了一位老人,他正揮動著鐵鍬平整著腳下的土地,老人說:“我就是這個村的,叫張本山,今年72歲了,沒想到這么大把年紀了竟遇到這么大的災!”“都震成這樣了,大家都在救災,我也得盡一把力??!”
24日9時,在岷縣梅川鎮(zhèn)馬家溝村一社前的山坡上,甘肅省公安消防總隊抗震救災指揮部發(fā)出搶救人員生命的總攻命令。
隨后,我們來到了馬家溝受災最重的一社前。
“不可想象,地震發(fā)生時,這一帶會是怎樣的景象?”一位媒體同行一邊用相機拍著道路裂開的口子,一邊發(fā)著感嘆。
居住在附近的受災居民包治平說:“那場面我見了!八個字:地動山搖、天旋地轉!”包治平說,地震發(fā)生時,一社住在山跟前的一戶人家,直接被滑坡的山體給掩埋了,家里的一個小姑娘、正在自己家里的親戚的兩個孩子、還有一個同社的孩子被埋,等從房子里挖出時,四個孩子都沒救了!
進入馬家溝村一社,用滿目瘡痍形容一點不過。
甘肅省公安消防總隊黃金72小時生命搜救大總攻的一個分隊,進入這個村子包俊清的家。他家的房子都是磚混結構,但由于處在山坡跟前,也全部成為危房。消防官兵出動專業(yè)設備,快速清理山土,掀開房頂,搶救下面的財產。
24日10時許,另一個分隊,進入了馬家溝村一社康長闊的家,康長闊60多歲的妻子淚水奪眶而出。一旁的兒女趕緊過來說:“我媽說,現(xiàn)在要搶救家里危房內的財物!糧食、家居都在里面,沒有辦法搬運,你們來了,我們家就有救了!”
聽明白后,消防官兵快速進入危房內搬運物品,搶救財產。
我們返回到村子通往梅川鎮(zhèn)的路口,在一個帳篷內,一位年輕媽媽正在哄著床上的孩子。她講:“除了缺帳篷外,我10個月大的孩子再有兩天就沒有奶粉了!”
從馬家溝一社返回的路上,記者經過了一社受災群眾安置點。看見武警戰(zhàn)士抬著一位傷員,快速向山下前行。一位老鄉(xiāng)說:“病人是一社的,他的孩子在地震中沒了,極度悲傷,三天了不吃不喝,剛才出現(xiàn)了休克。”
13時,我們回到梅川鎮(zhèn)。
13時30分,前往岷縣縣城,那里有很多接受救治的傷員。
在岷縣“中國當歸城”的大院子里,是第四軍醫(yī)大學國家應急救援隊救治傷員的場所,連片的帳篷內,是排著隊看病的受災群眾。
負責現(xiàn)場救治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是接到命令后,于23日早八點從西安趕至岷縣,來了109個醫(yī)務工作者,搭建了15頂帳篷,并在現(xiàn)場設置了心內科、腎內科、婦產科、兒科、皮膚科、燒傷科、骨科、腦外科、普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呼吸科、麻醉科、B超化驗、放射科等。凡是受災地區(qū)的老百姓來,都給予免費診治。
15時30分,我們回到梅川鎮(zhèn)。17時許,我們正在帳篷內寫稿件時,災區(qū)迎來了震后的首場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