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wǎng)訊(據(jù)《新京報》) 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最新小說《水死》昨日推出中文版。在新書發(fā)布會上,到場的嘉賓紛紛抱怨這本書實在太難讀。作家閻連科號召每個人誠實講出來自己到底有沒有讀完本書。
閻連科首先承認自己花了三天時間只讀完了《水死》的一半,書中的故事很簡單,但是敘述極其復雜。在大江眾多小說里,閻連科認為這本最"難看"."我由此想到每個作家都要面臨老年寫作的問題,寫作的路要往哪兒走?馬爾克斯從技巧走向細節(jié),而大江走向圖書館式的寫作,離圖書館更近,離現(xiàn)實更遠。"閻連科認為,大江健三郎的圖書館式寫作比博爾赫斯的圖書館式寫作更豐富,而大江讀過的書肯定比馬爾克斯讀過的更多。通過這次閱讀,閻連科說自己也開始思考自己的老年寫作要往哪里走。
同樣沒有讀完《水死》的還有社科院外文所所長陳眾議,他讀《水死》看到的是大江開始自省和反思,"人過半百,身邊變故不斷,不得不面對新的思考,我也在思考一些東西,比如我對人類的未來非常擔憂、非常失望。"陳眾議說,人類處在一個被資本和技術(shù)控制的時代,在其中顯得軟弱無力?,F(xiàn)在的技術(shù)還被些許倫理牽制,沒有完全控制人類,但是如果照著目前的情形走下去,人類只有死路一條。
《水死》最初的寫作想法來自大江被日本右翼分子告上法庭的經(jīng)歷,他在法庭答辯時腦子里在構(gòu)思這樣的一個主人公,站在被告席上時會怎么為自己辯護。本書譯者許金龍將其形容為作者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