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宮女形象
在宮內(nèi)有代價地生存,在宮外無懸念地毀滅,這是古代宮女面臨的兩難抉擇。這個抉擇,整個大唐王朝的詩人沒有意識到,大半個大宋王朝的詩人沒有意識到,到宋朝的尾巴上,一個叫陸壑的詩人(有人說是謝枋得的詩,也是南宋末元初人)發(fā)現(xiàn)了這個社會問題,可見,中國的文人和男人們是多么粗心。
在皇宮內(nèi),雖然“步步驚心”,但以此為代價能換取生存的保障,其實當初進入皇宮當宮女也是因為生存所迫,“父母家貧容不得”.后宮不人道,耽誤宮女的青春,梳妝鏡照出易逝的年華,青春難駐。“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固然是一種后宮體制造成的歲月悲劇,而放歸民間,恢復自在,卻面臨著生存的漫漫長夜,“誰道人間夜更長”則是一種脫離后宮體制后的生存悲劇。
一方面抱怨被體制化,但脫離體制化卻又無所適從。人生,從必然到自然,從被安排到自主安排,都不是一兩句“宮怨”所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