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休老老師祝賀“OK”175歲生日快樂
“OK”一詞如今已成為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流行語,就連“OK”的手勢也被廣泛應用。它幾乎稱得上是全球使用頻率最高的、最通用的一個詞匯。不過很多人依然不清楚這個詞的由來。
首次文字記錄出現(xiàn)在《波士頓晨報》
看上去,它顯然是個縮寫詞,可它到底是哪個詞的縮寫呢?最近一位美國紐約的退休英文老師指出,“OK”一詞即將年滿175歲,它最初正式出現(xiàn)在公文中的日期是在1839年3月23日,這個詞最初的確是起源于19世紀的縮寫熱潮。
最早揭示了這一由來的人其實是1963年時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叫阿倫·沃克爾·利得的博士。他在1963到1964年所寫的一系列《美國口語》論文中指出,1839年,波士頓一個稱作“反對鈴兒響叮當協(xié)會”的嬉戲團體最早啟用了“OK”一詞來代替“Oll Korrect”這一故作滑稽的錯誤拼寫,正確拼寫應為“all correct(完全正確)”.
利得博士還列舉出首次關于“OK”的文字記錄是在1839年春季的一份《波士頓晨報》上,行文摘錄如下:(3月23日)“作為報人的他……將擁有一個‘奉獻專欄',等等,完全正確(原文為:O.K.--all correct),他將使火花塞飛起、發(fā)出火花,直沖霄漢。”有研究古希臘語言的學者指出,作者如此行文的原因可能是接受過古希臘文教育,千百年前,古希臘的老師在批閱優(yōu)秀學生的文章時,就喜歡在文尾寫上“Oiakala”或“OK”,意思是“一切都好”.
同年7月,“OK”一詞已流傳到美國的南方,傳到紐約,并很快得到公眾的接受。
第二年,即1840年,紐約民主人士組成了一個名為“OK俱樂部”的組織,不過這一俱樂部的名稱是代表了Old Kinderhook,即“老金德·虎克”,是那一年參加競選的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馬丁·凡·布倫的綽號,他來自美國紐約州的金德胡克。OK俱樂部的活動無疑對“OK”一詞的普及也起了很大作用。
有好幾種很有趣的說法
不過,關于“OK”一詞的來源還有幾種比較流行的說法。由于缺乏證據(jù),這些流行說法通常被認為不太可能,但依然相當有趣。
說法之一是,美國第七任總統(tǒng)安德魯·杰克遜在批閱公文時,如果認為內(nèi)容沒有問題可以發(fā)回各部門執(zhí)行時,就會在公文上寫上“Oll Korrect”--他的原意當然就是“all correct”--表示“完全正確可行”.經(jīng)過一段時期,下屬明白并熟悉他所寫的“Oll Korrect”的意思后,杰克遜便將此語縮寫成“OK”.此說法也有可信之處,因為安德魯·杰克遜“單詞拼寫糟糕”是出了名的。喬治·W·史蒂姆森在1934年出版的《知識金磚》一書中曾引用了美國田納西州薩納縣1970年的一份法庭記錄,此記錄中杰克遜便曾為一位黑人批過一份銷售單,批示同意時用的就是“OK”.當然,這份記錄中的錯誤也可能是因為法院職員糟糕的書法所致--詹姆斯·巴頓所著的一本杰克遜傳記中指出,實際上那是字跡潦草的“O.R.”,代表“Order Recorded(訂單已記錄)”的縮寫。
另一說法則是,“OK”是“Oberst Kommandant(指揮上校)”的縮寫,是革命戰(zhàn)爭時期馮·斯圖本或史利森兩人中的一個所采用的縮寫。只是直到1839年,尚沒有發(fā)現(xiàn)關于上述兩人或任何其他人用過“OK”一詞的文字記載。
也有人認為,“OK”代表“Orrin Kendall”,是一種美國國內(nèi)戰(zhàn)爭期間供給聯(lián)邦軍隊的餅干的品牌名。遺憾的是,“OK”一詞早在國內(nèi)戰(zhàn)爭開始20年前就使用了。
還有一種說法,指“OK”代表“Obadiah Kelly”,是一個鐵路運輸職員的名字,他與首創(chuàng)貨單的奇爾諾艾(Kilroy))名字相似。
此外,“OK”還是十九世紀60年代電報用語“Open key(開鍵)”的縮寫。
不管怎么說,人們還是普遍認為《波士頓晨報》的說法有正式文字記錄的證據(jù),所以才提出“OK”一詞有175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