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與部分子女合影(資料圖片)
袁世凱從小似乎特別受到女人的寵愛和青睞。袁世凱出生后生母劉氏奶水不足,剛巧叔父袁保慶的妻子牛氏生子夭折,而牛氏的奶水十分充足,所以袁世凱就由她哺乳,5歲時正式過繼給袁保慶為子,得到了嗣母牛氏的溺愛。袁世凱既刁頑又聰敏,還能擺平牛氏與姨太太王氏之間的爭風吃醋,所以無論是生母劉氏、嗣母牛氏或是庶母王氏、陳氏都喜愛他。嗣母牛氏還生有兩個女兒,就是袁世凱的兩個姐姐,庶母王氏和陳氏共生了3個女兒,便成了袁世凱的3個妹妹。
幾乎所有關于袁世凱的書都說袁世凱是一個大孝子。袁世凱在朝鮮任職期間,于1891年12月26日接到嗣母牛氏病死的消息,立即請開差缺,回家以盡孝道。而在1892年5月返朝鮮繼續(xù)任職時,他把生母劉氏接到朝鮮一直奉養(yǎng)到1894年6月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才派人將生母送回國內。1899年底,朝廷任命袁世凱為山東巡撫,他又將生母接到濟南奉養(yǎng)。兩年后,生母病故,袁世凱很悲痛,請求朝廷開缺,準許回老家守一年之喪。
袁世凱在生活上受到抨擊最多的是他娶了10位夫人。在袁世凱看來,或者在所有封建男人看來,有作為有本事的男人才三妻四妾,妻妾們相互之間爭風吃醋是不應該的。
光緒二年(1876)袁世凱17歲時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秋天在老家河南參加鄉(xiāng)試,名落孫山;年底,在老家河南成婚。以后陸續(xù)納了9位如夫人,生了32位子女,上演了多少人間恩怨情仇的故事。
在妻妾成群的封建家庭中,這些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夫與嫡妻如日月成為宇宙的主體,而眾妾則謂之小星,只是日月的點綴。但是,袁世凱元配妻子于氏并沒有如日如月的位置,正室的地位形同虛設。袁世凱在結婚的最初幾年不順,鄉(xiāng)試落第,進京報捐功名不成,并且受到于氏以及家人的奚落,作為大男人的自尊因此受到很大的傷害。袁世凱對于氏也沒有太多的感情寄托,可是“母以子貴”,于氏在1878年生下長子袁克定,長房長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大夫人沈氏是袁世凱發(fā)跡前的紅顏知己,沈氏不希望袁世凱整日沉湎于溫柔鄉(xiāng)而樂不思蜀,她期待袁世凱成為敢作敢為能擔當的大丈夫。后來,袁世凱離開沈氏投奔淮軍統(tǒng)領吳長慶,開始了他的建功立業(yè)之路。沈氏自己出錢贖身,搬出妓院,等待袁世凱的功成名就。袁世凱對沈氏也是有情有義、有始有終,等到他在朝鮮站穩(wěn)了腳,立即就把沈氏接到朝鮮,以大太太的身份出席社交場所,還把二子袁克文過繼給她作嗣子。袁世凱是一個軍人,具有獨斷、專制的一面,他有一套辦法管理軍隊,也有一套辦法管理封建的大家庭,駕馭有術。按照袁家家規(guī):妻為管家主婦,妾無權參與,妻可管妾,妾待妻如尊長。在袁世凱的大家庭中,元配妻子于氏已經是位同虛設,實際上是大夫人沈氏和五夫人楊氏參與家庭的管理。這些如夫人們都按照先來后到的次序“編了號”,袁世凱在眾如夫人們面前,制定了這樣一個“治內”規(guī)定,當然也包括管理這些如夫人在內,這就是:后進門的如夫人一般要服從先進門的如夫人的管教。
袁世凱認為女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之根源,培養(yǎng)人才之基礎”,他在直隸總督任內創(chuàng)辦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女子教育機構,而在家里,他也請了女教師給自己的女兒和如夫人們上課,為此他還專門給每位如夫人起了一本正經的學名,比如,五夫人叫志學,六夫人叫勉學,八夫人叫潛學,九夫人叫勤學。
1909年,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開缺回籍。在彰德府洹上村隱居的3年里,袁世凱像一個真正的地主老財,有時間也有閑心來經營這個大家庭,他讓眾多的太太們有事可干,發(fā)揮她們各自的廚藝和才藝,這樣也就省下不少家事的摩擦和糾紛。
1913年,袁世凱以“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之身份,入住北京中南海,妻妾子女也一同遷入。自1916年春節(jié)起,袁世凱身體日趨不佳。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仍然多由他最喜歡的大夫人和五夫人服侍。這一年6月6日,他死于尿毒癥。
袁世凱死后,袁家家眷移居到天津大營門袁家大院,和平共處,互不矛盾,每一位如夫人分得一棟樓,各立門戶,各奔前程。這是一個很大的建筑群,里面有德式居住樓房、戲樓和檔案館,“文革”期間及以后,陸續(xù)被拆毀。據《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