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很多傳統(tǒng)儀式和傳統(tǒng)文化更多的是依靠家族的傳承來進行。
中國的家族,有不少可以稱之為世家。在山東,我國首個家族研究書系《山東文化世家研究書系》記錄了孔家、牟家等28個山東大家族的發(fā)展史,并揭示家族文化以“文”影響社會的共同特點。
世家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門第高貴、世代為官的人家。世家即是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
后來,世家泛指世代貴顯的家族或大家。《孟子·滕文公下》:“仲子,齊之世家也。”《漢書·食貨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顏師古注引如淳曰:“世家,謂世世有祿秩家也。”宋·梅堯臣《川上田家》詩:“醉歌秋草間,頗與世家寡。”丁玲《團聚》:“他又替她選好了一個名門世家。一部熱播電視劇《大宅門》,講述了醫(yī)藥世家白府經(jīng)歷清末、民國、軍閥混戰(zhàn)、解放等時期的沉浮變化,忠實地反映了同仁堂這個大家族隨著國家、民族的歷史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漸變過程。故事橫跨光緒年間、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1911年清朝覆滅、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官場恩怨、情場愛恨、商場輸贏。譜寫了一曲”宅門“史,展一幅波瀾壯闊動蕩社會生活畫卷,父母子孫、妻妾丫妓、至愛親朋,譜一曲世態(tài)炎涼、悲歡離合的命運之曲。據(jù)《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