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自貢生產(chǎn)的井鹽,多就近銷往大西南地區(qū)。井鹽多是經(jīng)船運走水路,自貢的鹽很多是靠釜溪河水路載入沱江,再轉(zhuǎn)入長江販至各地。近日,自貢的收藏愛好者楊源就向四川新聞網(wǎng)記者展示了當時運鹽船上的“黑匣子”--引筒。
楊源所說的引筒長約30厘米,直徑7、8厘米,分內(nèi)外兩層,由竹筒做成。外表涂上黑色的土漆,并用金色寫上“公司”的名稱,有的引筒上還保留細長的麻繩,乍一看和現(xiàn)代的保溫杯有些相似。在自貢收藏愛好者楊源家中,就珍藏著10支引筒,“這些引筒主要是在運鹽過程中用來裝票據(jù),每過一個關口就要將引筒中的票據(jù)拿出來驗關,”楊源解釋說,在舊時,自貢鹽場的傳統(tǒng)銷售區(qū)主要在湖北、湖南、云南、貴州一帶,要將鹽貨運往山高水遠,道路崎嶇的銷售地,除人背馬馱外,最主要、最經(jīng)濟的運輸方法就是船運,鹽船經(jīng)過灘多水淺的釜溪河,進沱江,在瀘州匯入長江。由于運輸中時間長、路途遠,為防止私鹽,鹽船每過一個關口都要用引筒中放置的票據(jù)“驗關”.
引筒中的領條
引筒中的收據(jù)
這時,船上所運鹽的數(shù)量必須和票據(jù)的數(shù)量一致才能通關。同時,沿途上下貨物的收據(jù)、憑條也會一并放在里面。用這種方法來對運鹽船進行管理,除了能防私鹽外,引筒中的票據(jù)還能記錄鹽船在運輸過程中的一些信息,以備不時之需。
楊源告訴四川新聞網(wǎng)記者,在舊時,釜溪河暗礁密布,水流湍急,危機四伏,不少運鹽船在河道中沉沒。在當時為了避諱,大家都把鹽船失事成為“失吉”.“船‘失吉’后,船體沉沒,船上的鹽遇水即化,運了多少鹽,損失多少無從考證。只有這黑色的引筒因為有蠟封,能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船隊打撈。”楊源說,這時,將撈起的引筒打開,里面所存的票據(jù)就能得知鹽船行駛的路徑、運鹽的多少等信息,便于保險公司的理賠。“從這個角度來說,和現(xiàn)代飛機上的黑匣子頗有幾分相似。”
引筒中裝的領運證
運鹽船上的黑匣子--引筒
據(jù)悉,最早的引筒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千帆林立,櫓船競發(fā),是清中期至民國時期自貢釜溪河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當時的鹽船從自貢艾葉碼頭出發(fā),里面就會裝上領運證、收據(jù)、匯票、保單等票據(jù)。從楊源提供的一張票據(jù)上,就詳細的鹽船接鹽的地點、日期、鹽的種類、船戶姓名以及各個關口盤驗者的姓名、印章等信息。這些信息放在用蠟密封的引筒里,和鹽船一起沿釜溪河到沱江、再匯入長江,直到送至目的地的官倉里,再將收據(jù)放到引筒中帶回自貢對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