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河而建、因河成景的精河生態(tài)園占地400多畝,有120畝的人工湖、健身廣場、下沉式“百姓大舞臺”,展示精河山川地理的巨幅地刻,涼亭、風車、水塘等,點點滴滴都流露出這座小城高起點、高品位的城市文化定位。與生態(tài)園林景觀帶僅有一路之隔的影劇院、體育館,大氣獨特的設計風格,彰顯了濃郁的蒙古族文化氣息。
緊挨著生態(tài)園的精河河面上修建了橡皮壩、折線薄壁堰、水力自動翻板閘三座頗具創(chuàng)意的攔河壩,各具機巧,相得益彰,既滿足了攔截河水造就水面景觀的需求,同時兼具泄洪沖沙的功能,使800余米河段成為賞心悅目、流光溢彩的風景線。
干凈寬闊的街道兩側、小區(qū)社區(qū)內都種植了各類的風景樹種,充滿異國風情的柵欄式小花池,萬壽菊、垂釣牽牛、一串紅、美人蕉……紅黃綠紫的花兒簇擁在一起,熱鬧非凡。統(tǒng)一定制安裝的標識牌,妙趣橫生、寓意深刻,就是一本展示精河風情的精裝畫冊。
夜晚的縣城是古箏名曲《春江花月夜》,小城的人們被平穩(wěn)而舒展的節(jié)奏裹挾著、融化著。
當暮靄輕輕飄落下來,美麗的精河河沉浸在濃重的夜色中,袒露著胸懷均勻地呼吸著。沿著精河河岸兩邊布設的景觀燈和縣城的霓虹燈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縣城變成了燈光的海洋,就像無數(shù)雙眼睛,深情地注視著散步的人們。人工湖旁、兒童親水沙灘上,孩子們赤著雙腳、嬉戲打鬧著,柳枝掩映下的健身器材上,擠滿了鍛煉的人們。
夏日的周末,夜晚的生態(tài)園會有一場接一場的文藝演出,吸引著人們從小城的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夜晚的影劇院、體育館一派燈火通明、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構成了精河普通百姓鮮活生動、幸福安逸的精神家園。
安靜、整潔、大氣、綠色,這就是如今很多人對精河這座小城的印象,早已沒有了荒蕪之氣。
沙棗樹只是在城市的邊緣地帶身骨泰然、立地自若地生長著、延拓著頑強的生命,很有點“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的味道。
許多和我一樣伴隨著小城變化而成長的人們,會在這種隱約的沙棗花香中嗅出一些回憶的苦澀,感受到一些幸福的味道。
倚窗而立,微風很溫柔地吹亂了發(fā)際,心靈滿滿的、飽飽的,像那草尖的水露、充盈而潔凈。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變化就像紫藤綠蘿一樣盤繞著人生之樹,陪伴著我們。
我想,懂得感受變化的人是幸福的,近距離地親密接觸這座小城,我終于發(fā)現(xiàn),它那安靜而質樸之美,竟然就是自己心靈深處不斷渴求的一種本真、素樸的生命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