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系列報道之二十
進城農民欲包機給兒子暖房
老張老兩口從十幾年前開始種西瓜、西紅柿、洋芋、玉米等經濟作物,到夏收季節(jié),拿到城里賣。之后,他又開了個賣日常用品的小店。不管日子過得如何,老張始終沒放棄讓每個孩子上學。他的女兒和兒子相繼考上大學,進入城市生活。這幾年,他的地基本被占得差不多了,老兩口也有了一筆數(shù)目不小的積蓄。但他不想將錢留下來讓孩子們產生矛盾,認為還是花了好。這不,他開始盤算著包個飛機,帶著親戚、朋友要去給遠在廣州的兒子暖房呢……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爆竹炸裂的聲音劃破了鄉(xiāng)村傍晚的寂靜,嘣--嘭……嘭--嘣……一朵朵“牡丹”還未落下,一朵朵“菊花”又在天空中綻放,整個村莊的上空被裝點得絢麗多姿,流光溢彩。這個距城區(qū)不遠的村莊再也不像前些年那樣安靜了,村里到處都洋溢著濃郁的年味。
“娃們都成家立業(yè)了,房子也都趕在漲價前買上了,我們的大任務也算完成了。”老張端起手邊的酒杯,放在厚厚的嘴唇邊深深地吸了一口后,以他那不容置疑的口氣對老伴說:“你把那占地的補償款拿出來一些,我們今年包個飛機把親戚們拉上給軍兒(老張的兒子)暖個房。”說話間,老張已開始邀請和他一同喝酒的妹夫,“軍是我的兒子,也是你的兒子,今年暖房你們一定要去。我的地占得差不多了,那些錢留著娃們會生矛盾,不如花了好。”
坐在火爐邊和妹妹聊天的老伴似乎被老張的話給驚呆了,半晌才冒出一句話:“你還沒喝就醉了?”老張放下酒杯,稍往擦得透亮的實木沙發(fā)里靠了靠說:“現(xiàn)在姑娘們的生活過得都不錯,我們最后的一件大事就是兒子的房子了?,F(xiàn)在房子裝修好了,我們去給暖一暖房,讓他們住進去。這一輩子的任務就完成了。”
老伴沒接老張的話茬,站起身打開燒得發(fā)紅的爐蓋,一簇火焰從爐堂里冒了出來。雖然爐火很旺,但她還是夾了幾塊無煙炭放進了爐堂。咣啷一聲,爐蓋蓋在了爐堂上。她的思緒也隨著這一聲響,回到了10多年前。
正是那個時候,基本沒什么經濟收入的村里人開始種西瓜、西紅柿、洋芋、玉米等經濟作物。每到夏收季節(jié),村里人就會湊起來,用拖拉機拉著他們唯一能賣錢的東西到城里的背街小巷叫賣。由于那個時候,拖拉機作為農村機具是不允許在城里的主要街道上行駛的,他們只能在一個地方守到天黑。餓了吃點自帶的饅頭,渴了喝點自帶的水,對他們來說,吃一碗幾角錢的牛肉面是極其奢侈的事。
即使生活再艱難,老張也沒放棄讓每個孩子上學的機會。他和老伴不但要同時兼顧5個孩子的吃喝用穿,還得不斷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他們上學。這對一個年收入不過千余元的農村家庭來說,是多么的艱難。
后來,頭腦精明的老張在村里開了一個賣日常用品的鋪面,由老伴負責打理。自己一個人操持起了10多畝地的種和收。每逢暑假,是他最開心的時候,因為不管是割麥子、挖洋芋、摘西瓜,還是和鄉(xiāng)親們一起到城里賣洋芋、賣西瓜,總會有孩子們幫他。日子就這樣艱難而快樂地過著。
那時候,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考上大學,遠離貧窮的農村,在城里過上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太陽曬不著的舒服日子。令他欣慰和驕傲的是他的孩子們個個學習成績優(yōu)秀,4個女兒相繼考上了城里的大學。對一個還未脫離貧窮的農村家庭來說,供養(yǎng)4個孩子上大學,那是談何容易的事情。心中充滿夢想的老張兩口子硬是堅持了下來。
4個女兒大學畢業(yè)后,相繼在城里找到了對口的工作,并逐一買了房子成了家,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成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此時,已上了年紀的他們再也干不動地里的活了。雖然他們依然愛著自己的土地,但兒女們心疼父母,硬是把他們的地租了出去。日子好起來的鄉(xiāng)親們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多,老張的小賣部生意也是越來越火。老兩口子守著小賣部過起了鄉(xiāng)親們羨慕的安逸生活。
隨著外孫的相繼出生,老張兩口也過起了候鳥般的生活。上半年要給小女兒帶孩子得上山東,下半年,孫子要上小學了,又得上廣州,二女兒工作忙,外孫女的飯沒人做……在忙碌中逐漸適應了兩棲生活的老張兩口子還剩下人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就是為兒子暖房,在房價高漲的時代看到兒子喜遷新居。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