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系列報道之二十五
哥哥成咱家親戚啦!
又是一年元宵節(jié),夜幕降臨時,定西市渭源縣的每一個山巒里都顯得異常“紅火”,那簇簇燃點在山頭明明滅滅的火把,家家戶戶門前如約燃起火堆,在響徹耳畔的爆竹聲里,忙碌奔波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盡情跳著火堆,用這古老傳統(tǒng)的方式迎新辭舊……
在上灣鄉(xiāng)大灣社,小向一家六口燃起火堆加入“送年”的行列中??粗妹煤透改福湍赀~的奶奶跨著火堆,又說又笑。一貫喜歡熱鬧的小向卻顯得異常平靜,燙染得發(fā)紫的頭發(fā),穿著大衣、藍色牛仔褲的他用手擺弄了一下搭在肩頭的圍巾,敷衍似的做了做跨火堆的動作后,便呆在一旁用標準普通話和遠在蘭州的朋友聊著工作的事情:“嗨,哥們兒,今年有啥打算,等上班工作了,我們一定很給力的掙錢。”“蘭州的煙火晚會快開始了吧,真羨慕你,能享受城市熱鬧的元宵節(jié)。”……
“嘿,我哥還真‘二’,普通話加時髦話,一愣一愣的。”在一旁玩得開心的妹妹戲謔到。
“你哥都成咱家親戚了,只有過年才會回家看看,即便這樣,心還在外面。”一旁的母親緊接話茬說。
“唉,農(nóng)村越來越留不住年輕人走向城里的腳步了。”不遠處,小向的爺爺奶奶正望著他的一舉一動出神,在長久的凝視后,發(fā)出了這樣的嘆息。
對此,小向只是扭頭笑笑,在一番“話聊”后,便向家人發(fā)出了最不愿意聽到的通告:“太好了,朋友說城里現(xiàn)在正在鬧‘工荒’,老板催著明天就去單位上班呢。”
忙碌完后,小向的母親走進堂屋,默默為第二天陪女兒讀書的公婆裝過年吃剩的糕點,她心里深深地明白,過了當晚,祖孫四人又得離開,家里只剩下他們夫妻二人操持十幾畝地的莊稼。這樣的生活,小向的父母已過了整整10年。
小向的家在渭源縣南部的一個小山村里,那里至今仍是一個靠傳統(tǒng)農(nóng)耕生產(chǎn)方式為主的村落,田間地頭用得上的交通工具只有農(nóng)用三輪車,耕地依靠牲畜,現(xiàn)代“工業(yè)”氣息在這里依然“空白”。
“李家的娃娃真有出息,領了個城里媳婦,也快成城里人了。”
“楊家的姑娘嫁到了城里,聽說今年還買了房子。”
“張家的兒子才有本事呢,一年掙回了2萬多,家里要啥有啥……”
農(nóng)村人茶余飯后的這些談資里,都深刻體現(xiàn)出城市對農(nóng)村的感召,以及更多人走入城市后給農(nóng)村帶來的變化。在小向所在的村子里,和他同齡的人大多去了就近的臨洮或蘭州,甚至深圳、江蘇等地發(fā)展,只有中老年人依然固守在村里,靠一畝三分地生活。
“相比吃苦挨餓的60年代,農(nóng)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通了,小洋樓蓋起來了,新式家具擺上了,農(nóng)村沼氣也通到了灶臺,真是趕上了好時候。”談起農(nóng)村的發(fā)展,小向的爺爺顯得興奮又無奈,“盡管這樣,還是有很多年輕娃娃都去了城里,農(nóng)村越來越孤單了。”
“十幾年前過年時,很多年輕人都在,家家戶戶過著團圓的日子。”小向的奶奶至今還記得農(nóng)村過年的熱鬧??涩F(xiàn)在,一家人聚一起越來越困難。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上灣鄉(xiāng)每人心里最忠實的信仰,正因為過慣了苦日子,大家都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面對子女教育他們從不“含糊”。小向的家人也一樣,為了供兄妹倆上學,從10年前開始,小向的爺爺奶奶就在相隔30里外的會川小鎮(zhèn)租房住了下來,專門供兄妹二人讀書,操心著兩位孫子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只有過年和寒暑假才能回農(nóng)村老家。他的父母默默承擔起了家里所有的農(nóng)活,為一家人的生活任勞任怨,“揮灑汗水”。
正月十六,一場大雪洋洋灑灑地飄落在渭源大地,天剛朦朦亮,小向一家就起床了,張羅著祖孫四人的行程,由于距離就近的212國道還有一段路程,村里至今沒有通上公交車,為了趕上女兒下午的“補習”課程,小向的父親決定用農(nóng)用三輪車帶四口人出門。
早上九點整,隨著三輪車的發(fā)動聲,一輛滿載著米面油,被褥、還有祖孫四人的車從小向家出發(fā)了,在一路顛簸的路途中,跟他們一起前行的,還有很多陪讀族,去城里的上班族,那些或騎車或步行的人們構成一副別樣的風景,他們的身影逐漸離鄉(xiāng)村越來越遠。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