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大佛寺歷史

時間:2012-05-08 12:02來源:未知 作者:范文軒 點擊: 載入中...

 



張掖大佛寺初建于西晉,原名“迦葉如來寺”。東晉隆安五年(401),沮渠蒙遜建北涼于張掖,迦葉如來寺正居張掖城南景門之內,坐北面南,是北涼國都的中心寺院。約公元411年,印度著名翻譯家曇無讖到北涼弘法,在張掖門徒眾多,影響頗深。公元412年,北涼遷都姑臧(今武威),421年,曇無讖譯成《大般涅槃經(jīng)》40卷,涅槃宗自此形成,曇無讖成為中國涅槃學的宗師,張掖大佛寺也便是中國涅槃宗的重要發(fā)祥地。
 

1962年12月20日,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張掖大佛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文化廳隨后派文物工作者對大佛寺藏經(jīng)進行了清理登記,并采取保護措施。“文化大革命”期間,大佛寺先后經(jīng)歷了學校、公安局、劇團、體育委員會的建設利用。

1970年曾在地下大范圍開挖防空洞,寺院古建筑和文物遭受了極大地破壞,原有建筑僅存大佛殿、藏經(jīng)殿和土塔3座。

1979年9月甘肅省文化廳撥款維修大佛寺,并正式由文化館管理并對外開放參觀。

1985年后,張掖地區(qū)、張掖市政府撥款遷入古建筑7座。

1987年成立張掖市博物館,駐大佛寺辦公。張掖市博物館成立后,負責大佛是寺文物保護管理、古建筑維修、對外開放工作,并籌建了歷史文物、古代書畫、佛經(jīng)等幾個展廳,開展文物收藏、展覽和研究工作,大佛寺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逐年提高,影響不斷擴大,成為張掖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20世紀90年代以后,由于國家領導人對大佛寺的文物保護和建設發(fā)展的不斷重視,中央財政共撥款1605萬元,對大佛殿十大弟子進行了扶正,修建文物庫房1座,仿古建筑2 座,并對大佛寺區(qū)域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改造,大佛寺為之煥然一新。

1996年11月,張掖大佛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大佛寺所在的張掖市博物館被國家公安部、國家文物局公布列為國家一級風險等級博物館。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西寧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網(wǎng)絡傳銷案抓獲6名主要成員
  • 我國公眾網(wǎng)絡安全教育存在五大問題
  • 海信全球首款激光影院榮光上市
  • 打造“放心產品”恒大引領中國食用油新時尚
  • 走入“大興安嶺生態(tài)圈”
  • 恒大糧油掀起品牌旋風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