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師大附中的校園里,都會出現(xiàn)一道特殊的風景:一個小小的輪椅,一個瘦小的身軀,一個溫馨的姐姐,無論寒來暑往,還是刮風下雨。
輪椅上的大男孩,名叫劉大銘,今年19歲,是這所擁有百年歷史名校的一名高三學生。因為自小罹患成骨不全癥,大銘的求學生涯,經常與輪椅和手術結伴而行。
面對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十一次手術,這位與“死神”頻頻擦肩而過的少年,并沒有向命運低頭屈服。他搖著輪椅一路向前,他用半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的17.5萬字哲理性個人自傳《命運之上》,將于2013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在全國出版發(fā)行,他也將成為人民出版社最年輕的簽約作者。
“我為當初的選擇驕傲”
初次見到劉大銘,是在師大附中階梯教室里,瘦小的他蜷縮在輪椅里,身高只有1.4米,體重只有20公斤左右的他,叫人很難與一個少年作家聯(lián)系在一起。但只要他一說話,無比堅定的語氣和洪亮有力的聲音便會感染每一個人。
“因為孩子有病,對其他小孩子而言可能很輕微的動作,都會引起他的骨折。十幾年來,他因病骨折10余次,做過11次大型手術。”劉大銘的父親劉連昌說,“孩子的疾病我無法替代,但每一次手術的痛苦都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但殘酷的現(xiàn)實,痛苦的生活,都沒能擊倒劉大銘,憑借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劉大銘孜孜不倦的學習,先后11次榮獲國家級文學獎項,兩次應邀到人民大會堂受獎。
兩年多附中的學習生活,大銘和所有附中學子一樣,坐在課堂里,聽課學習,探索求知。但大銘與這所名校的“結緣”,則離不開西北師大附中校長劉信生的一路幫助鼓勵。
初三下半學期那年,疾病再一次向大銘發(fā)難,放在腿里的金屬針刺破了骨骼、皮膚、神經,從膝蓋上暴露出2厘米,不得已,大銘只好離開心愛的課堂。
在全身被卡滿金屬塑料殼的情況下,在身體太虛弱,所有人堅決不讓他翻書,大銘緊咬著牙關,用總計31節(jié)課時的時間學完了初三全部課程,上附中,看好脊椎,走進一流的學術殿堂,出書,曾一度是他的夢想。
為了完成兒子的夢想,在正式報名前,大銘的父母找到了劉信生校長進行了一次長談。
“起初,在感動之余,我也很擔心,怕身體狀況和附中激烈的競爭給孩子帶來雙重壓力。”劉信生說,但當他和大銘通完電話,并且后來收到大銘的親筆來信時,他所有的顧慮都打消了。
大銘在信中這樣寫道:“我這樣的身體,如果不多付出一些,會拖累身邊人更久,那些‘堅強、勇敢’的帽子我寧愿不要,在這個繁復嘈雜的社會里,不是只有精神就可以,要拿出實力。”
“十七年來,否定我的人很多,可更多的人還是站在我的身后鼓勵我,我不能倒下,我還要繼續(xù)生活。我的身體是不完美的,可我還有智慧,還有一顆冠軍的心。”
“選擇附中,是我自己的抉擇,所有的過程和辛酸都由我自己來承擔。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huán)境也都能適應。”
……
“初次在附中校園里見到大銘時,十七歲的他只有五六歲的小孩子那么大,瘦小的身軀顯得無比孱弱,坐在略顯寬大的輪椅上,似乎隨時可能跌倒。”劉信生說,他的內心被這位勇敢的陽光少年所震撼。
那份來信,使劉信生不再把這位少年當做一個需要幫助的弱者,他內心深刻的明白,大銘所渴望的,是生命的平等,人格的尊嚴。
于是,劉信生當下決心,錄取劉大銘進入附中學習,并將他放在附中拔尖班級北辰人文實驗班學習。
附中的課堂給了大銘更豐富的營養(yǎng)儲備,在北辰班求學的2年多時光中,大銘完全按照一個身體健全的學生那樣要求自己,踐行著“勤慎誠勇”的校訓。
在這個充滿人文情懷和人才濟濟的舞臺上,大銘如魚得水,在班主任兼地理老師伏鈺的帶領下,創(chuàng)辦了《北辰》班刊雜志,并擔任主編負責稿件的篩選審閱、還創(chuàng)作了《北辰之歌》,如今在附中校園廣泛傳唱,并成為學子們的座右銘。
“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我為能夠擁有這樣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而驕傲。”談及大銘的成長,劉信生一臉的欣慰與滿足。
“我們的霍金”
2011年,蘇州,首屆全國中學生校園詩會上。代表西北師大附中參加的劉大銘以一首感人肺腑的詩作《靈魂行者》轟動了姑蘇城。他在朗誦前的一番即興對白,讓許多人不禁潸然淚下。
“我覺得苦難是人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成功的背后是看不見的心酸,而勇敢的背后有我們無法想象的磨難。每個人都應該在有限的時間里,綻放出自己無限的生命價值。”
“你將軀干給了病魔,卻把靈魂留給了生活,你將快樂分享于情感,卻把悲痛留給了心窩,你將夢想給了青春,卻把苦難留給了執(zhí)著……”這首《靈魂行者》是劉大銘對自己生命的寫照。19年的苦難人生,痛苦幾乎占據了他生活的大部分。他朗誦的個人詩歌《靈魂行者》,也在感動和淚水中,當之無愧的獲得一等獎。正是因為大銘知難而進,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染著所有同學,同學們都尊稱他為“我們的霍金”。
在北辰班,和很多同齡人一樣,大銘積極、樂觀、勇敢的面對困難,人緣極佳。他克服身體的痛苦和同學們一起參加活動,熱愛體育的他經常以觀眾的身份為同學們鼓勁加油,是班級籃球場上的場外指導。
“他總是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要么由護理的姐姐送進吃的或藥,要么總是靜靜的思考。他有豐富的內心,有同齡人活潑樂觀的心理。”在曾經語文老師孫愛娟的印象里,大銘就是一個這樣與眾不同的學生。
2年前,懷孕在身的孫愛娟身體一天比一天沉重,有一次,當她提著電腦、拿著教案,一路喘著粗氣蹣跚著位于五樓的北辰班教師時,坐在講座下的大銘笑瞇瞇地對她說:“老師,如果我能站起來,我一定天天幫你到辦公室提電腦。”
剎那間,孫愛娟不禁熱淚盈眶,她的內心暖暖的,在微笑點頭的同時,對自己這名可愛的學生說了“謝謝你”這三個字。
今年,孫愛娟擔任新一屆北辰班班主任。在召開第一次班會時,她自然想到的第一個人是大銘。在孫愛娟看來,大銘是北辰精神的代表,請他來班里做報告是她最重要的計劃。
“我站在天的一旁,多想望到更遠的地方,我躺在地的一角,盼望看到你眸子里的閃亮……”9月3日下午,伴隨著大銘自己創(chuàng)作的《北辰之歌》,伴隨著教室里想起的雷鳴般的掌聲,劉大銘準時進班了。
在那場班會上,劉大銘始終微笑著,目光篤定,說話擲地有聲。他從自身說起,談及理想、以及人生價值,他告訴同學們“自己的幸福,就是能夠親自倒一杯水,只要活著,就是無比幸福的。”
那場報告會,在淚水和掌聲中進行,大銘的即興演講,讓很多同學不得不為他的精神動容,許多同學都在小聲抽泣,甚至不能自已。
那次班會后,很多同學久久不愿離去,圍著大銘,有人輕聲跟他寒暄,有人默默的看著,似乎整個班都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著,團結著。
高一北辰班牛美春說:“那一刻,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也因為有了那次班會,牛美春對幸福有了重新定義。每當坐在課堂上,看著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數(shù)學題,或者投影儀上整整齊齊的英語句型,她會想起大銘,去毫無畏懼的微笑攻克。
大銘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言行,鼓舞著身邊每一個同齡人,“我們的霍金”在精神領地上已經觸動了霍金的脈動。
同桌三年的施瀟雨同學將大銘視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同桌施瀟雨眼里,大銘就是自己的“精神領袖”,在競爭激烈的北辰課堂上,他們彼此相互鼓勵,“先前,他的身體狀況所帶來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40分鐘的課堂,大銘由于伴隨著頭暈惡心,脊椎疼痛難忍,但他從未說過‘我很疼,堅持不住,苦啊,累啊’的話,往往一坐就是一個早上。”
“大銘給同學們起外號,如果對方站起來跟他當場辯駁對罵,他會非常開心;他沒帶書本,他所需要的不是你將自己的遞過去,而是‘為啥不帶書本的質問’?!”兩人都是NBA的球迷,時常為各自喜歡的球隊“互掐”得厲害。
鮮為人知的是,這個無法站立的大男孩卻是北辰班的半個籃球教練。憑借著自己對籃球的熱愛和獨到理解,他獲得了同學們的認可。打敗其他班級籃球隊的那個晚上,大銘在QQ空間寫下了這樣的心情:“能給你們做一天的教練我都感覺幸福。看到你們和籃球在場上飛的時候,我的夢也好像實現(xiàn)了多半。”
大銘就是這樣,他渴望著公平,就像對待普通人一樣對待自己。
命運之上
2012年,對于劉大銘來說,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無情的病魔再一次向他伸出了“魔手”,他的脊椎已經形變成巨大的S形,整個胃部被擠壓成細條狀,心臟、肺部無時無刻遭受到巨大的擠壓,伴隨著頭暈嘔吐,雙腳時常一冷一熱,唯一完好的眼睛,也開始變得模糊……
這一年,幾乎大半個中國的醫(yī)院都為他下了“不能手術”的最后宣判;
也就是這一年,不甘命運安排的大銘,將自己的簡歷翻譯成英文,向世界尋求手術機會,并終于在意大利接受了長達十個小時的脊椎手術。
在那異國他鄉(xiāng)的土地,在母親的一路陪伴下,大銘的手術非常順利,脊椎被打進13顆螺絲,兩根鈦金屬桿。
“像夢一樣,噩夢就要結束了。”這一次成功的手術,使大銘不但獲取了肉體上的成功,也讓靈魂變得更加飽滿。
在與病魔斗爭的日子里,父母的執(zhí)著堅持,讓大銘一次次渡過了人生的險灘。多年的求醫(yī)艱難歷程,也讓這個男孩從小便深知人生冷暖,心智遠比同齡人成熟。他內心深刻地明白:“自己不單是為自己一個人而活,而是為關心和愛護自己的所有人而活。”
后來,隨著手術的成功,失去轉身權利的大銘,重新獲得了翻身的自由。大銘說,當他完成翻身的動作激動地跟母親緊緊擁抱在一起時,那一刻,他“又想流淚了,盡管這是一個極為平常的動作,但對于我而言,卻是最真實,最重大的勝利”。
也就是在那一時刻,大銘發(fā)出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好好活著,做一切想做的事,人生屬于自己,一切都會最后好起來。”
在后來的康復訓練中,在機械的幫助下,大銘勇敢的站了起來。當用腳踩著踏板,軀干承受地球的重力的那一刻,大銘抬起沉重的頭顱,真切感受著站立的美妙。在十年不站的情況下,大銘又一次創(chuàng)造了奇跡。
經過這一次重大的人生“考量”,大銘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他決定堅持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做一件令自己心跳加速,血脈膨脹的事情。
由于自己先前作品“過多寫自己痛苦的經歷”,于是,他推翻了先前6萬多字心血的文學創(chuàng)作決定重寫。當時,所有的人都說他瘋了,說他自己的善變會毀掉自己的成果,畢竟,那些作品,是他付出整整三年的心血。
可大銘說他“不后悔,因為人總不會在朝夕之間,都有這樣大的決心去沖動,做一兩件旁人不能想象的事,人生才有樂趣”。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銘不負眾望,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用半年的時間,利用課余時間,在沒有耽誤功課,沒有搞壞自己身體的前提下,完成了傾盡自己心血的17.5萬字哲理性個人自傳《命運之上》,將于在今年由人民出版社在全國出版發(fā)行,他也將成為人民出版社最年輕的簽約作者。
面對自己未來的人生,大銘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一所頂尖的名校,尋找更為寬廣的舞臺;他想擁有一份事業(yè),讓自己獨立而光彩的活著;最后,他還想擁有一個摯愛的妻子,與他一起走至生命的完結,體味活著的樂趣……”
“史鐵生用自己殘缺的身軀,說出了世間最為健康的語言,詮釋了人間最為健全的思想。”劉大銘說,“所以,我時刻的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勇敢,要做殘缺生命中的勇士,寫出幾本好書,努力去做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無論是我的文字還是經歷。”
大銘始終認為,痛苦是被動的一件事兒,這世上沒有人,能阻礙他的親睞。他希望“當人們看了自己的故事,能夠盡量少引用它,他希望把它放在內心最深處,在需要時拿出來,從而激發(fā)出自己人性中的良知。”
正如大銘在《命運之上》一書中寫得那樣:我想象著,當我白發(fā)蒼蒼,走向閃電的時刻,風雨交加中,我將回味我艱辛的一生,我不會后悔,遺憾,抑或因為命運的不公,而想折返從前。我遵從生命的抉擇,走完了一生,我將微笑著告訴世界,我曾幸福地來過。
當人們憶起我的點滴時,他們會得到行進的動力,疾病、貧窮,一切生活在希望背后的人們,將通過我的故事,獲得無與倫比的能量……(更多內容請點擊大西北網http://m.57801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