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簡牘博物館“安家”馬灘文化島
大西北網(wǎng)訊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總投資4.5億元的甘肅簡牘博物館日前正式落地蘭州市七里河區(qū)馬灘文化島,這意味著我省珍貴的4萬多枚簡牘在“漂泊”了多年后,終于有了一個安穩(wěn)的“家”。
簡牘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是古絲綢之路開拓興盛的歷史見證,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價值。甘肅是簡牘大省,自1907年在敦煌附近首次發(fā)現(xiàn)漢代簡牘以來,秦、漢、魏、晉等歷代簡牘相繼出土,尤以漢簡居多。截至2013年,甘肅出土漢簡6萬多枚,占全國出土漢簡總數(shù)的82%以上。甘肅漢簡主要出土于河西漢代烽燧、城障遺址,包括詔書、律令、法規(guī)、官府文書、書信等各種各樣的文書,涵蓋了社會、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是研究漢代史鮮活的原始資料。這6萬多枚漢簡除3000枚收藏于大英圖書館、1.1萬枚收藏在臺北中研院史語所外,其余4萬多枚均收藏在甘肅,因而甘肅被譽為“漢簡之鄉(xiāng)”。同時,甘肅簡牘還具有出土時間最早、國內(nèi)外關注度最高、內(nèi)容最豐富、研究歷史最長、研究成果最多等特點。
甘肅簡牘博物館于2012年12月12日成立,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省級簡牘博物館,承擔著全省出土簡牘的收藏保管、保護修復、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等工作,現(xiàn)藏有秦漢魏晉簡牘4萬多枚,以及與簡牘相伴出土的各類文物1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679件(含國寶級2件),二級文物3160件,是我省收藏一級文物數(shù)量最多、藏品總數(shù)僅次于省博物館的省級博物館。但因無獨立館舍,大量珍貴文物“藏在深閨”,得不到有效展示與利用。
為切實加強簡牘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展示工作,在省文物局的積極努力、各界專家呼吁和蘭州市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甘肅簡牘博物館“落戶”蘭州馬灘文化島,將對提升甘肅文化凝聚力、影響力起到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