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名遐中世紀,威震歐亞大陸。時隔7個世紀,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意不到一場爭奪成吉思汗靈寢的較量,卻在中國北部邊陲展廾。成 吉思汗的陵寢原在內蒙古伊克昭盟的伊金霍洛(蒙語“主的陵寢”之意)。1939年日本帝國主義企圖 吞并整個內蒙古,為了爭取民心,他們指使親日的德土伙同一批漢奸,企兇盜劫成陵東遷至歸綏(今呼和浩特)。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以伊盟盟長沙王為首的抗日愛國人士,向當時執(zhí)政的國民黨政府提出了遷陵甘肅榆中興隆山的請求。
1939年6月初在莊嚴肅穆的宗教儀式下開始啟靈,將包括成吉思汗銀棺、其二后妃銀棺、蘇律定和劍等三郃分“霍洛”啟遷,踏上了沿霍洛—榆林—延安—西安—榆中興隆山的漫漫旅程。6月21日當運靈隊伍到達中國共產黨中央所在地延安時,各界群眾舉行了隆重的萬人祭奠。7月初,靈車經過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到達甘肅境內,甘肅省政府主席朱紹良率省城文武官員、各界代表、群眾郊迎十余里舉行迎祭,祭后即運抵興隆山,安放在四周云杉合抱、古松參天的大佛殿內。大佛殿的正墻上懸掛著成吉思汗的巨幅畫像,殿內正中陳列著成吉思汗的銀質靈棺。成靈的左旁是其妃子的靈柩,其形式、裝飾和成吉思汗銀質棺一樣,只是規(guī)格略小一點。成靈的右側放置一把鐵矛,銀光耀眼,矛長20厘米,柄長250厘米,外裹黃綢,矛纓由人發(fā)扎成,據說成吉思汗每斬敵將一員,就拔其頭發(fā)一根,天長日久,便集成此纓。鐵矛前置一方桌,桌上擺著木匣,木匣上陳列著大汗的佩劍,右側墻壁上懸掛著“只射大雕”的彎弓一張。
成吉思汗的陵寢由一批稱之為“達爾哈特” (蒙語意為“護從者”)的專門守護者。據說他們的祖先原是成吉思汗的親信軍官,到元世祖時始命他們永居成陵之前,作為陵寢的守護者,世襲子繼。他們原有五百戶,后逐漸減少,到抗日戰(zhàn)爭前已不足百戶。興隆山的達爾哈特,按奉移成陵時的規(guī)定應有五十名,半年一換班,后改為一年一換,但最多時也只有33人,而大多時僅有20余人,他們居住在大佛殿附近的寺院里,除平時守護靈柩外,還負母年的各種祭奠活動,成吉思汗靈的祭奠,分為季祭和月祭。季祭也叫大祭,比較隆重,一年共為四次,規(guī)定為農歷正月初一、3月21日、7月14日和9月12日。月祭也叫小祭,每月初三一次。大祭例由省府主席親自前往主祭,小祭則由護陵蒙人徑自舉行。每逢祭日來臨,太陽還沒有爬上山.嗚嗚的號筒聲就猶如勁風卷殘葉般在人們的耳膜中響起,成吉思汗的子孫們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宰殺綿羊和馬匹,把煮好的羊馬肉一塊塊地盛進銀制的祭器中,按等級不同分置在成靈、成妃和神矛前面。當一切祭品安排妥當,數十盞酥油燈照亮每個角落時,一名男子嗚嗚地吹起法螺,主祭官和陪祭官魚貫肅立陵前,陪祭官宣讀祭文,主祭官獻上化圈、羊、酒和香帛,然后退出祭堂,隆重的公祭告一段落。
興隆山上蒼松挺拔,峰巒疊嶂,綠海無涯,是蘭州地區(qū)著名的風景區(qū)和避暑勝地。傳說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征時,曾在此避暑。成吉思汗陵遷至此山后,中外要人游覽興隆山時,沒有不去憑吊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1 941年,國民黨行政院長于右任來此致祭。1943年8月蔣介石來蘭,下榻興隆山臨時“行宮”,蔣介石按照蒙古族的儀式,祭奠了成吉思汗的靈位,并召見護靈人員——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達樂古和達爾木二人。
1949年夏,解放軍進軍甘肅東部地區(qū)。統治甘肅的國民黨軍閥馬步芳在匆忙敗退時,于8月13日將成吉思汗靈柩遷移到青海省湟中縣的塔爾寺。1954年4月應鄂爾多斯蒙古族人民多年的要求,終于將成吉思汗靈柩遷回到伊金霍洛故地。1986年由地方集資在興隆山大佛殿舊址修建了成吉思汗的陵館,陳列著內蒙古自治區(qū)提供的真品圖形復制品,再現了當時的情景。正殿有成吉思汗的塑像,門前殿柱上刻著“佳話猶傳民間,萬馬倥傯六盤消夏·威名允著世界,四夷震懾千載流芳”的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