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饑餓出發(fā):華人飲食與文化》,高成鳶著,三聯(lián)書店香港分店2012年5月版,港幣98 .00元。
彭礪青 圖書館館員,香港
《孟子·告子篇》一句“食色,性也”道盡中國人幾千年來的郁結和苦難,其中“食”又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食”決定了王朝更迭、治亂興衰,這意味著中國人的歷史和政治就是一種令人免于饑餓的治理技術。對這種史實的認識,或被冠之以生存論或現(xiàn)實主義,都無法道出飲食在中國歷史中的脈絡,因為哪種諸子百家都是從解決饑餓而非滿足飲食的動機出發(fā),這是現(xiàn)代人難以理解的?!稄酿囸I出發(fā)》的作者高成鳶,就透過人類學研究和古文訓詁,清楚道出了中國文明的關鍵問題。
根據(jù)作者的考據(jù),古代中國缺乏森林和猛獸,人類必須刀耕火種以粒食為糧。作者從美國動物學家暨作家夏勒(GeorgeSchaller)的著作中發(fā)現(xiàn),熊貓和中國人似乎都是因為森林缺乏肉食,故轉而吃素或谷糧的,這項假設能否完全成立,尚待更多考證,可是在古代中國社會,饑荒的事情總比西方世界的多,每當王朝衰微,總有饑荒、旱災。這類事情在歐洲少見得多,頂多是因為中東戰(zhàn)爭傳來的黑死病,唯一的饑荒發(fā)生在十九世紀的愛爾蘭,那時因為將馬鈴薯運往英國作牛只飼料(另一原因是病菌殺死大量馬鈴薯)而奪去了一百萬條生命。
由于環(huán)境因素導致天然糧食匱乏,中國人很久以前就以河鮮顆粒為食,在此作者又向讀者提出了糧食供應問題﹕在古代中國,五谷供應并不足夠,所以飼養(yǎng)禽畜就得用糟糠,讓人有機會吃到足夠的顆粒。本書作者多處征引古代典籍,以人類學視野闡釋觀點,其中第一章《食物逆境與中餐的由來》不單以飲食習慣定義中西文化之差異,更指出決定這些飲食習慣的環(huán)境因素,如古代北方中國缺乏森林走獸,故此我們的祖先在粒食以外只能選擇魚鮮,而我們的價值觀(甚至動物觀)亦由此塑造起來,其中一個例子是“禽獸”中的飛禽總在走獸之先,因為上古人們僅可捕獵魚鳥,鮮能狩獵走獸。另外,“鮮”這個字的“魚”總在“羊”之先,都反映出魚食的重要性。在技術上,西方各國皆有生產(chǎn)捕獸器,惟獨中國沒有,而我們常說“舟車”總是航行在河里的“舟”先于陸上的“車”,也說明古人重視魚鮮,以致首先考慮河川而不是山林的經(jīng)濟價值。
肉食與粒食(輔以鳥、魚)、饑餓與飽足,看似列維—斯特勞斯式的結構二元對立,卻可以解釋上古中國的社會關系,比如饕餮這種銘刻在鐘鼎上的動物圖案,是一種大口的食人獸,它寓意大啖食肉的貴族階層,也用來嚇跑饑餓的民眾,這本身就指涉一種階級關系。由于饑荒太普遍了,讓平民飽足便成為了為政的第一原則,這種原則實行出來就是對人食的重視,古代鄒國君主以良米與民眾交換飼鴨的秕谷,就為了讓民眾粒食飽足,作者再以此例子對比豐足的美國人以粟米飼養(yǎng)牛只,更突顯中國社會對人類食糧的重視。從此延伸,我們也可以理解“重農(nóng)”思想在中國的根源。
如果以飲食來證明中國文明就是從飽足到知味的躍進的話,也許會令人想起唯物主義的辯證分析,仿佛是一種從物質(zhì)生活提升到知覺審美的歷史進程,套用馬克思的話就是“在人與自的交往和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雙方都日益發(fā)展,自然日益豐富化,人的感官也日益銳敏”。上古中國人對于嗅覺與味覺的知覺并不顯著,這又可以從詞語的過渡(從“饕餮”到“饞”)來理解,“饕餮”專指貪吃,而“饞”則指貪嘴,后者完全與果腹無關,純粹是一種涉及品位的“味感之貪”,這當然亦與佛教經(jīng)典對感官的討論有關。作者還提出很多引人討論的觀點,如與味感相關的口感,作者指出中國人的口感基因來自粒食,因為舌頭的觸覺格外敏感,而米粒對舌頭的觸感,也相當于盲文字體對盲人手指的刺激,作者以面粥的糨糊和年糕的黏作為例子。
同時發(fā)展的還有嗅覺,作者明白到,沒有嗅覺的味覺不可能存在,味覺必須與嗅覺互為配搭,才能成為食物的美味,味道就好像陰陽、男女相調(diào)的道理。但無論如何,都敵不過最基本的原則:生與熟的對立。高成鳶認為中國人始終是粒食的民族,基于肉食匱乏導致身體虛弱瘦小,中國人最終難以接受吃生肉,像樊噲般吃膾(生肉)的始終是少數(shù)。列維—斯特勞斯曾提及生食與熟食的二元對立,而中國人將這種結構對立邏輯發(fā)揮到極點,傳統(tǒng)中國人認為東夷都是茹毛飲血的,而在中國東端的日本人恰好就以生魚刺身為主食。晚年的列維—斯特勞斯曾寫過關于日本的人類學研究文章,但都是從田野發(fā)掘的墓冢和器物闡述,也許以后有學者也可以從飲食結構出發(fā)來解釋日本民族的習性也說不定。
古典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其中有文字記錄的更超過二千多年,然而大多涉及大一統(tǒng)王朝征服各民族和各地域的過程,各地域對飲食果腹的要求,未必相同,如西羌民族以羊及其奶酪為主食,東北民族捕獵走獸,對于政治經(jīng)濟上的融合如何改變克服果腹的習慣,作者并沒有另作詳述。畢竟,《從饑餓出發(fā)》是一本引發(fā)讀者興趣的文集,并非理論之作。但作者卻能夠以生動的文筆,將典籍的考據(jù)與各種科學觀察和研究成果整合成她對中國文化的論述,運用科學方法解釋了種種習性的起源。一般人只懂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這本書為讀者解釋了這句話背后的思維及其發(fā)生背景。(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