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失荊州”真相:劉備想借機除掉結拜兄弟(2)

時間:2013-03-25 08:00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朱子彥 點擊: 載入中...


  孫權既然知道糜芳、傅士仁與關羽"有隙"而"陰誘"之,那么身處荊州治中之位,"典留州事"的潘浚和關羽"不穆",孫權又怎么會放過這個機會不去"陰誘"呢?且糜芳、傅士仁作為迎降首功,后在吳國雖得錄用,但不過為人部屬,反不如潘浚,其一"迎降",孫權即"拜浚輔軍中郎將,授以兵,遷奮威將軍,封常遷亭侯。權稱尊號,拜為少府,進封劉陽侯,遷太常".若非潘浚"迎降"之功大于糜、傅,潘浚官運豈能如此亨通。


  關羽不僅與部屬不睦,與蜀中其他將吏的關系亦十分緊張。例如"劉封者,本羅侯冠氏之子,先主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yǎng)封為子".關羽既然與劉備"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那他同劉備的養(yǎng)子劉封就有了叔侄關系。然而就是這位與關羽有叔侄之親的劉封,在"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劉)封、(孟)達,令發(fā)兵自助"的關鍵時刻,離襄樊前線只有咫尺之遙的副軍將軍、上庸太守劉封居然裝聾作啞,抗拒羽命。"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可見,關羽與劉封、孟達等人關系異常緊張,導致封、達擁兵上庸,任憑關羽"連呼"而不理不睬,作壁上觀??傊?,關羽在鎮(zhèn)守荊州,攻打襄樊時,屢屢失誤,且性格"剛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故陳壽說他"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蜀中不發(fā)救兵問題



 


  關羽發(fā)動襄樊戰(zhàn)役,雖然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最終卻導致荊州失守,自身也為孫權所殺。這其中有很多隱情至今令人費解。襄樊戰(zhàn)役前后,吳、魏使者往來不絕,密謀夾擊關羽,可謂緊鑼密鼓,配合默契,而劉備、諸葛亮對此卻一無所聞,對關羽未作任何具體的軍事、后勤與外交的部署和支援。更使人困惑的是,當曹操親統(tǒng)大軍屯駐摩陂,并不斷調遣于禁、龐德、徐晃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規(guī)模巨大的軍事行動,蜀漢政權居然作壁上觀,絲毫沒有采取任何對策,最后當關羽敗走麥城,面臨全軍覆沒之際,蜀中援軍還是遲遲不至。這就引起了后人的紛紛揣測。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于《訄書·正葛》中提出了"(蜀)假手于吳人,以隕關羽之命"的觀點。章氏之觀點雖是假設,但卻不無道理。比如前輩史學家田余慶先生亦持近似觀點。他在《秦漢魏晉史探微》中說:"《三國志》留下為賢者諱的史筆有不少,其著者如關羽敗死問題?!蛾P羽傳》羽敗死,荊州棄守,讀史者總不免有懷疑。思欲究其所以,論其責任。委罪于劉封并不足以釋此疑惑。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劉、葛,特別是劉。……章太炎始脫去忸怩之態(tài),直謂蜀假吳人之手殺此易世所不能御之關羽,且斷其責不在他人而在劉備。章氏之論確否,姑不置論,他無所顧忌的學術態(tài)度,是當今治史者所應具備的。"我以為田先生所論甚是,荊州之失,關羽敗亡,劉備當負主要之責是毋庸置疑的,甚至亦不排除劉備假吳人之手剪除關羽的可能性。


  關羽作為劉備手下的第一號將領,驕橫跋扈、目空一切,不要說蜀中一般的將吏不放在眼里,即便對主公劉備亦時有怨懣之辭?!妒裼洝吩唬?quot;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劉備在許昌之時,被曹操軟禁,猶在虎口之中,稍有不慎,即可遭致殺身之禍,備投鼠忌器,豈敢輕舉妄動。關羽不明事理,居然發(fā)怒,責備劉備為何當時不誅鋤曹操,豈非無理取鬧!


  建安十九年,劉備攻益州,西涼馬超來投,馬超是東漢末年頗具聲望的虎將,劉備得之喜出望外,即封其為平西將軍,位同關羽,遠在荊州的關羽聞之極為不滿,當即寫信給諸葛亮,"問超人才誰可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黥(布)、彭(越)之徒,當與益德并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須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由于諸葛亮的協(xié)調,關羽對于劉備重用馬超的不滿才得以緩解。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稱漢中王,欲重用黃忠為后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羽)、馬(超)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飛)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費詩傳》曰:劉備"遣(費)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后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關羽斥罵黃忠為"老兵"(魏晉時代兵卒身份低下,"兵"成為對人侮辱的稱呼,如劉巴以張飛為武人而罵之為"兵子";彭羕罵劉備為"老革"),這是憤怒之極的表現,是誰將自己與這個"老兵"同列,當然是劉備,因而關羽的憤怒不是指向黃忠,而是指向劉備。


  由此可知,關羽對劉備有諸多不滿。對此,劉備當然不可能無所察覺,但是,關羽手握重兵,鎮(zhèn)守荊州,不但易代之后將難于控制,即劉備健在之時也感到沒有把握。怎么辦?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這必將提上劉備思考的日程。


  如前所述,劉備任糜芳為南郡太守鎮(zhèn)守江陵,傅士仁為將軍屯駐公安,除了這兩座城池是軍事要地之外,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我懷疑是有的。糜芳字子芳,東海人,劉備之妻糜夫人之兄。傅士仁字君義,廣陽人,為將軍,亦為劉備所器重。劉備極有可能是用糜芳、傅士仁二人來做關羽的監(jiān)軍。特別是糜竺、糜芳兄弟,與劉備的關系非同一般。劉備任徐州牧時,即得到糜竺、糜芳的支持。當劉備為呂布所敗處于困窘之際,糜竺資以"金銀貨幣以助軍資",劉備"賴此復振".糜竺又"進妹于先主為夫人,……竺弟芳為彭城相,皆去官,隨先主周旋".待劉備取得益州,即拜糜竺為安漢將軍,地位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梢?,糜竺與劉備的關系極為密切,糜芳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劉備以糜芳為南郡太守絕非偶然,很可能是以自己的這位妻兄來監(jiān)視關羽。關羽當然知道劉備的"用意",故對依恃裙帶、同鄉(xiāng)關系而得志的糜、傅二人從不假以詞色,不僅輕視、鄙視他們,甚至表示"還當治之".


  關羽水淹七軍后,"陸渾民孫狼等作亂,殺縣主簿,南附關羽,羽授狼印,給兵,還為寇賊。自許以南,往往遙應羽,羽威震華夏,魏王操議徙許都,以避其銳".面對如此的形勢,劉備自然是興奮的,然興奮之余,不知其是否還有一絲隱憂,即平日已十分跋扈的關羽很可能會更加居功自傲,屆時將有尾大之慮。此時劉備年已近耳順,其子劉禪懦弱,故在養(yǎng)子劉封丟失東三郡之后,"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后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劉備欣然同意,遂"賜封死,使自裁".


  既然劉備能不顧父子之情,毫不猶豫地處死劉封,劉備又怎么會考慮其同關羽所謂的"兄弟"關系呢?何況關羽要比劉封"剛猛"得多,易世之后,劉阿斗根本"制御"不了他。陳壽在《先主傳》中評曰:"先主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高祖乃劉邦也,為鞏固西漢王朝,劉邦生前就翦除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劉備既有"高祖之風",就有可能會效仿祖宗"故事",在關羽丟失荊州,全軍覆沒之后,干脆"假手于吳人,以隕關羽之命".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把古代的君臣關系太理想化,以為真的有什么桃園結義,誓同生死。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劉備“感動”別人成就一世英名
  • 諸葛亮謀殺了關羽? 劉備、曹操、孫權皆是幫兇
  • 真實的劉備喜歡狗馬音樂漂亮衣服
  • 關羽想將女兒嫁給誰?
  • 劉備寵愛甘夫人:渾身雪白似玉 常在帳中把玩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