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者都指出,戰(zhàn)國七雄中,秦國的文化水平是最低的,有影響的先秦諸子沒一個持秦國護照,所以最野蠻,打仗最兇猛。尤其秦國婦女,在賈誼給我們的描述中,是絲毫不懂禮節(jié)的粗鄙的一群,她們可以像男人一樣乘城打仗,可以在公公面前掏出一個乳房給孩子喂奶,可以扛著大鐮刀下麥田。怎么能這樣?在任何國家,婦女都是言情小說的消費主力啊,秦國婦女難道真的都是女漢子?
答案是否定的,有出土秦簡《公子從軍》為證。
這是一位名叫"牽"的秦國婦女寫給丈夫的情書,有殘缺,原文大概七八百字,她稱丈夫為"公子",也許是一種禮貌稱呼,就像當年淮陰縣的浣紗老嫗把青年叫花子韓信也叫成"王孫"一樣,不靠譜。當然,也可能這位婦女的老公表字為"公子".不過秦國人好像不大有取表字的習慣,所以這問題難落實。
這婦女是位標準的怨婦,因為丈夫不愛她,乃至"心中不樂,為此悲書".信中語多哀怨,斥責老公"不仁"的字樣就出現(xiàn)了五六次。不過她沒有自暴自棄,還是想挽回愛情,感情纏綿悱惻,"安得良馬隨公子","未嘗敢得罪,不忠公子所也","直欲出牽所者,以傅公子身也。公子從軍,牽送公子,回二百□里,公子不肯棄一言半辭以居牽。牽去公子西行,心不樂,至死不可忘也。"情調(diào)相當文藝,完全可以顛覆我們以前對秦國人的認識。
有趣的是,在短短的篇幅中,竟然出現(xiàn)好幾處韻文。比如"愛人不和,不如已多";"南山有鳥,北山置羅。念思公子,毋奈遠道何?""朝樹梌樟,夕楬其英。不仁先死,仁者百嘗。""有蟲西蜚,翹搖其羽。一歸西行,不知極所。"有的意思還不很好理解,但都押韻,肯定來自怨婦平日所看的文藝作品。
在那個萬惡的舊社會,普通勞動婦女,誰有機會讀這么多書呢?很顯然,這怨婦出身不錯,可是信中提到,她送給老公五百塊零用錢,又不像很富(雖然她自稱"吾富最天下,壽過彭祖",卻是夸張修辭)。所以也有可能此信并非怨婦親寫,而是她跑到村口找中學老師小王幫忙的。我的意思是,它屬于代筆。但不管怎么樣,秦朝人有的也很文藝,這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