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中國歷史上,曾有過很多姓氏之間有“世仇”,而“不通婚”的家訓(xùn),甚至被一些姓氏寫到族譜里。當然,這已是陳年舊事,新中國成立后便已不復(fù)存在。
姬和嬴:姬姓人和嬴姓人是“世仇”,源于秦滅周的歷史事件。《史記·周本紀》記載,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使將軍謬攻打西周公國,致其滅亡;另據(jù)《史記·秦本紀》記載,公元前249年,秦莊襄王滅了東周公國。姬姓是周朝國姓,嬴姓是秦國國姓,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nèi),姬姓后人與嬴姓后人世代為仇。不過,這件事因年代過于久遠,早已不為人所知。
李和朱:關(guān)于李姓和朱姓是世仇有兩種說法。唐朝末年,軍閥朱溫篡唐建立后梁,大唐王朝壽終正寢。唐朝國姓是李,李家從此世代視朱家為仇敵。此外,明朝末期,李自成發(fā)動農(nóng)民起義,并最終攻入北京城,崇禎帝被迫自縊在萬歲山,明朝滅亡。因此,朱李兩家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層。
楊和潘:楊家和潘家能成為“世仇”,完全是受了文學(xué)作品和民間傳說的影響,甚至有楊姓后人將“潘楊不通婚”的家訓(xùn)寫進族譜。其實,《宋史》中并沒有“潘仁美與楊業(yè)不睦”之類的記載。后來的小說《楊家將演義》中,將潘仁美描述成了陷害楊業(yè)的奸臣。從此,“潘仁美陷害楊業(yè)”的說法在民間廣泛流傳,元明時期,楊家后人甚至多次派人追殺潘家后人。
呂與吳:如今,一些地方的呂氏家族,仍遵循著“不與吳姓通婚”的祖訓(xùn)。宋朝時期,出身貧寒的呂蒙正考中狀元,后來當上了宰相。呂蒙正與同朝一位吳姓官員素有嫌隙,他卸任宰相后,這位吳姓官員便在皇帝面前進讒,導(dǎo)致呂氏全族被迫流亡,不得不改成“高、江、盧、紀”四姓逃亡。從此,呂姓后人就告誡子孫,世代不與吳姓通婚。據(jù)《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