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弟弟改朝換代時投降元朝

時間:2014-08-05 10:21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陳耿,符忠良 點擊: 載入中...

文天瑞

 

 清代乾隆年間,文天瑞的后裔才為他立墓碑。


    南宋末年渡瓊的文天瑞,是海南文氏的始祖。他是何年遷瓊,為何遷瓊,至今仍是個謎。


    文天瑞生前曾給子孫遺命:后世讀書人不到百人,不許給他樹立墓碑。于是,直到乾隆后期的1787年,才有眾多裔孫共同為他立碑。


    文天瑞的墳塋乍一看很平常,但其墓碑位于墳墓背后,卻又與眾不同,也仍然是個謎。


    宋末,文天祥死節(jié),不降元,更不仕元,哪怕忽必烈公開表示要給他“宰相”的官位。


    就在宋朝滅亡和文天祥被俘之前,很多漢人已經(jīng)紛紛蹈海南下,避亂瓊州,他們當中,就有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


    文天瑞在海南島留下的正式史料很少,更多的是其后代口耳相傳的一些零星記憶。在他身后,一直沒有墓碑,直到清朝中后期才由近百名裔孫“仝立”.至今仍是個謎的是,文天瑞的墓碑立在墳塋的后方,而不是慣常見到的正前方。


 

 

荒坡孤冢

 


    在萬寧市后安鎮(zhèn)橋頭村南側(cè)被稱作“火燒墩”的一片荒坡上,偶見三兩頭水牛悠然地啃草,坡地上一條東西走向的羊腸小道右側(cè),有一個常年長滿雜草的“土堆”,其實是一座古墓,只因每年清明節(jié)過后,多雨濕熱的氣候讓植被快速生長,很快又遮蓋了墳墓的原貌,加之看不到墓主的碑刻,自然讓初來乍到者聯(lián)想不到那里是一處墳塋。


    若不是文氏族人文亮三帶路,外人要想找到文天瑞之墓,絕對是難上加難,因為從后安鎮(zhèn)上到墓地,道路狹小、彎曲、崎嶇,不少路段甚至有樹枝和荊棘攔路,文亮三在前頭開車引路,免不了要經(jīng)常下車疏通障礙。


    在火燒墩,海南日報記者向村民了解到,這個地方原先叫“和尚墩”,后來覺得極其不雅,才根據(jù)海南話的諧音,改名“火燒墩”.當然,這個名字也不見得就“雅”了。


    不過,萬寧文氏的家族史料,從墓碑到族譜,仍對先祖葬身之所沿用“和尚墩”的說法。


 

 

宋末來客

 


    撥開荊棘,折斷帶刺的枝椏,繞到墓的后方--北面,終于看到一塊高約2米、寬約60厘米、周邊砌了灰泥的墓碑。墓碑上方正中間是一個“陰陽兩儀”的圖騰,周圍有吉祥浮云的圖案;碑心自上而下陰刻“皇元文氏遷萬寧始祖公墳”,共11字。


    右側(cè)有3行小字,扼要介紹了墓主的履歷:“公諱天瑞,號東山,江西吉安廬陵富田人,宋狀元少保、右丞相諱天祥公,進士、知惠州、宣授廣西道諱璧公同堂從弟也,隨璧公任惠守,喬遷萬寧卜居文田,娶王氏。仝葬于和尚墩之原,丙向。”


    左下方是密密麻麻的立碑人名單,目測約有百人之多;落款有別于常規(guī)的左側(cè)或左下端,而是位于左上方--“乾隆丁未仲春吉旦”.“乾隆丁未”是1787年,迄今220余年,墓碑的始立年月不可謂不久遠。


    墓碑上刻的“文田”,即今天的“文田園”,村子位于文天瑞墓西南方向約400米處。從這個地名可以想見,當年這一帶應該都是文家的田園。


    海南文氏宗親會會長文愛精給記者講起了一個傳說了700年的故事。


    相傳文天瑞剛到海南,在文田住下之后,娶妻生子,過著耕讀傳家,隱居般的生活。后來,他聽說在今天火燒墩這個地方,有一座廟,廟里的“和尚”白天裝模作樣誦經(jīng)念佛,夜里卻到附近的村莊里,打家劫舍,奸淫婦女。激憤之下,文天瑞只身前往廟里,與那些假和尚理論一番,不料遭到圍攻。好在文天瑞有武藝在身,而且機警過人,很快就把假和尚打敗了,并且將他們悉數(shù)趕走,從此地方上一片安寧。“和尚墩”之名,據(jù)說就是因


    為那里曾經(jīng)有和尚廟而得名的。


    元代初年,文天瑞離世前,囑咐子孫把他葬在“和尚墩”上,似乎有繼續(xù)守護一方的遺愿。


    據(jù)1986年重修的《文氏族譜》記載,文天祥的弟弟文璧被朝廷授任廣東惠州知府后,堂弟文天瑞一度隨他上任,生一子文遠,字應麟;不久,便從惠州遷居萬州,住在“梁村”,后以自己的姓氏改為“文田”.


    文天瑞在海南娶妻王氏,又生了4個兒子,依次是文舉、文煥、文炳和文煒。


    文舉的后代在族譜中僅記載了8世,清末族中修譜時,有人認為他這一支已經(jīng)“乏嗣”--沒有后代。不過,文愛精前些年在東方四更看到一張文氏“宗支圖”,顯示東方、樂東和昌江一帶的文姓,極有可能是文舉的后裔。


    文煥和文炳后來遷居后安曲沖村,他們的裔孫有2000多人,約占全島文氏宗親的十分之一;文煒遷往后安的吳村。


    如今,文天瑞的后人已有43代之多,還分布在瓊海、文昌、定安、屯昌、海口、澄邁、三亞、陵水等地,幾乎遍及整個海南島。而他的長子文應麟,則是廣東、香港兩地文氏公認的先祖。不過,也有資料顯示文應麟是文璧的孫子,這或許是由于文天瑞南下時,將年幼的長子托付文璧撫養(yǎng)的緣故。


    遺憾的是,文天瑞出生、遷瓊和去世的時間,包括他渡海入瓊的原因,碑文和族譜都沒有記載。


    有一個歷史細節(jié)值得注意。


    1278年,文璧與寧死不降元朝的哥哥文天祥不同,他在改朝換代之際,選擇了打開惠州城門,投向忽必烈的懷抱。


    文天瑞是否由于政治立場問題而與堂兄決裂,至少是無法接受文璧的抉擇,來不及攜妻帶兒就匆匆離開惠州了呢?


    如果文璧降元是文天瑞遷瓊的原因,那么,文天瑞來到海南島的時間當在1278年前后。


    1279年,大宋王朝的歷史,劃上了句號。


 

 

墓碑之謎

 


    “我們從小就聽到這樣的一個先祖遺囑:文門子弟,將來讀書人不到100人,就不要給他立墓碑。”在后安曲沖村“文氏宗祠”前,80歲的族老文炳榮告訴記者,“遵祖遺訓,文氏裔孫到乾隆年間,貢生、庠生人數(shù)突破了百人,所以才聯(lián)合各支宗親給天瑞公樹碑。”


    那么,文天瑞的墓碑為什么立在墳后而不是墳前呢?萬寧后安的文氏宗親也不明其中玄機,于是記者請教了海南大學社科中心研究院閻根齊。


    閻根齊從事古代建筑和墓葬文化研究多年,可謂閱“墓”無數(shù)。他對此也感到驚訝和意外:“一般地說,漢族墓葬的碑刻都設立在正前方,我國只有回族的墓碑才立于墳墓的后方。文天瑞的墓碑位置與眾不同,反其道而行之,或許另有隱情。”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