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yè)的小蔡怎么也沒想到,應聘好不容易進入復試階段,竟然因為一份手寫的簡歷,直接被公司 PASS掉。原來,在這份400字的簡歷里,小蔡竟然寫了24個錯別字,這成了公司人事主管PASS掉她的重要理由。對于此事,小蔡懊惱不已:“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寫出這么多錯別字。”(9月15日《重慶晨報》)
區(qū)區(qū)400字的簡歷,怎么就寫了24個錯別字呢?這確實讓人想不通,也難怪遭到眾多網(wǎng)友的挖苦和嘲笑。小蔡至今仍“不知道怎么寫出這么多錯別字”,說明她并不是偶然失誤,而是長期“積非成是”以至于習慣成自然。
發(fā)生在小蔡身上的事的確讓人驚訝,但切不可只當笑話看。如今 ,提筆忘字的可不是個別人,錯別字連篇也絕非個別現(xiàn)象--央視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上,場外有100個成年人與場內(nèi)學生同步書寫,結果顯示,“袒露”的書寫正確率為13% ,“揣摩”為19%,“戮力同心”僅為1%……要知道,報名參加場外書寫的成年人,大多算是“文化人”,至少是對漢字書寫感興趣的人,連他們的書寫正確率都低到這種程度,更何況一般民眾的普遍書寫水平。
雖然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借助電腦“碼字”,但漢字書寫的重要性是一個無需論證的問題。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對于學校教育而言,沒有什么比讓中國學生學好、用好自己的母語更重要。可在目前的中小學教育中,語文課似乎還沒有英語課受重視,而到了大學階段,絕大多數(shù)專業(yè)已經(jīng)沒有語文課,似乎學生們已經(jīng)學好了漢語,似乎越是母語越不需要進一步學習。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小蔡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證。
別把“400字簡歷錯24字”只當笑話看 ,而應將其當做一種警示。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中看到漢字書寫危機,反思我們的母語何以淪落至此,進而有所改進、有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