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富鹽商聚會圖
鹽,似乎只是一種調味品。但事實并非如此。曾經一度,鹽的背后是權利、陰謀、財富和戰(zhàn)爭,甚至城市的興衰也與之相關。直到20世紀20年代后,勘探、開采、加工技術的進步,才使得鹽逐漸成為人類開采不盡的普通原料。鹽,回歸為一種普通調味品和化工原料?;赝螓}引發(fā)的歷史,馬克·庫蘭斯基在《鹽的歷史》一書中感慨:“現在看來,為了鹽而打仗非常愚蠢,不過以后的人們看到我們今天為了石油而打仗,也許會有相同的反應。”
城市因鹽而興
公元13世紀,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這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他在自己的游記里描述了這樣一個見聞:“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間地帶,有許多鹽場,生產大量的鹽。”馬可波羅所驚嘆的地方,就是中國江蘇的鹽城市。
在中國的地理分布上,東部出海鹽、中部出井鹽、西部出湖鹽,因鹽而興的城鎮(zhèn)貫穿東西南北,如西藏的鹽井縣、新疆的鹽湖鎮(zhèn)、四川的鹽源縣等。江蘇的鹽城、四川的自貢、山西的運城自古就有鹽都、鹽池、鹽城之稱,而這三座城市分別是海鹽、井鹽、湖鹽的代表。
自貢以鹽井得名,其開采工藝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遠古時期的四川盆地,曾是一個巨大的內陸咸水湖,就像今天的里海和咸海一樣。氣候逐漸炎熱干燥使得湖水越來越少,積存在盆地的低洼地帶,并被封存在地下,形成一個巨大的地下鹵水層,鹵水可以提煉鹽。
自貢的鹽井一個個被發(fā)現。明朝嘉靖年間,釜溪河邊有一口自然流出鹵水的鹽泉,后開鑿成鹽井名叫自流井。北周武帝時,釜溪河支流旭水河畔有口鹽井叫大公井,因鹽質特好,成為向朝廷進貢的鹽,因此叫貢井。1939年,自貢因鹽設市,因自流井和貢井的緣故即合稱自貢。
自貢的井鹽屢屢創(chuàng)下世界紀錄。早在漢代,四川即有井鹽生產。北宋年間,四川鹽業(yè)發(fā)明了沖擊式頓鉆鑿井技術,鑿出了一種新型的小口徑鹽井--卓筒井。這種鹽井,在世界上率先使用鉆頭、竹制套管和安裝了單向閥門裝置的汲鹵筒,宋代卓筒井的出現,使鉆井技術發(fā)生了新突破。1835年,自貢的燊海井鑿穿了厚厚的巖層,井底咸度很高的黑色鹵水噴涌而出,令在場的人激動萬分。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燊海井此時的深度已達1001.42米,成為人類第一口超過千米的深井。1892年,首次在自貢的自流井北斜構造發(fā)現了巖鹽,揭開了中國開采深層巖鹽的歷史,在世界上率先實現巖鹽井下自然連通開采。
作為鹽業(yè)城市,揚州的氣質與自貢截然不同。這是因為揚州并不產鹽,但卻是一座曾經因鹽商而富甲天下的城市。
在漢代,江蘇境內的兩淮鹽場,食鹽可通過淮河水系直達運往中原;往南,它可以借助古運河進入長江,把食鹽運銷到長江流域更加廣闊的市場。
隋朝大運河開通,長江、黃河以及淮河、永定河、錢塘江等一條條粗壯的橫線逐步由一條縱線串通起來。而揚州正處于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口,南臨大江,北接黃淮,從這里可橫穿東西,縱貫南北,是古代水運交通最大的樞紐。揚州在唐朝時代逐步發(fā)展成當時最繁榮的城市,被譽為“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二。”
到了明萬歷年間,鹽商多達100余家,“四方之托業(yè)者輻輳焉”,使揚州成為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從清康熙時期起,由于社會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導致人口激增,乾隆初年人口才1億多,到了乾隆五十五年,人口就超過了3億。巨大的人口增長導致食鹽需求量猛增。因此,淮鹽的產量和銷售量都大幅增長,鹽稅收入也隨之增長。
揚州到底有多富?清乾隆十八年,清政府一年的財政總收入為四千萬兩白銀。而同期揚州的鹽業(yè)為政府提供的鹽稅、各種規(guī)費和捐款達到一千萬兩白銀,占這個國家財政總收入的25%.當時,清帝國的經濟總量雄踞世界首位,約占全球的30%,與今天美國在世界的經濟地位相當。
食鹽專營始于春秋戰(zhàn)國
鹽城作為一座鹽業(yè)城市,因海鹽而生。從唐末到宋中葉,鹽城成為全國著名的淮南鹽業(yè)生產中心。1023年,范仲淹征集4萬多民工重修捍海堰。這條海堤北起阜寧,南至海門,綿延數百里,人稱“范公堤”.范公堤擴大了遮蔽風潮沖擊的范圍,使得海鹽生產逐漸穩(wěn)定,并成為宋王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您恐怕想不到,鹽城的第一位縣丞名叫孫堅,是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的父親。而同時期資助劉備流浪軍隊的大商人糜竹、糜芳,本身就是往來于東吳的鹽商。而到了元末,與朱元璋爭奪天下的張士誠,也是鹽民出身的私鹽販子。
鹽的奇貨可居,使鹽稅在國家財政收入里的比重曾經占據半壁江山,具有顯赫地位。食鹽專營制度的發(fā)明者是管仲。憑借這一制度,使得食鹽成為齊國的“化學武器”,并成為當時的霸主。
公元前685年,管仲當上了春秋時期齊國的上卿,這個官職相當于丞相。當時齊國有一大敵,就在它的西南方,楚國正憑借其深遠的戰(zhàn)略縱深和巨大的人口,覬覦著齊國的領土。管仲決定利用自己做生意的專長,先打一場貿易戰(zhàn)。
齊國最暢銷的出口貨物是鹽,而楚國雖然是春秋各國中領土最多的,地大物博,但就是不產鹽,所以楚國只好硬著頭皮在“國際”市場上高價收購食鹽。當時燕國、吳國、越國的制鹽方法是直接熬煮海水,產量和質量低。齊國沿海富有一種因海而生、含鹽濃度比正常海水高四五倍的鹵水,齊國鹽工是用鹵水制鹽的,產量大、質量好。
當時,秦國的鹽是“官制民賣”,政府親自組織食鹽生產,再將制成的鹽售給各大代理商,代理商再賣給二級批發(fā)商,批發(fā)商再轉手……層層加價之后,秦國的鹽已失去價格優(yōu)勢。而齊國的模式恰好反過來--“民制官賣”,私人按照官方的標準制成鹽后,由官方統(tǒng)一收購。這些鹽到了齊國政府手里就成了威力巨大的貿易武器。
管仲頒布法令將齊國的高山和大海統(tǒng)統(tǒng)納入政府的管轄之中。政府組織專門的工匠砍伐山林、熬煮海水、生產海鹽。他還大幅度提高海鹽的價格,控制它的對內和對外貿易,這樣,齊國很快就從壟斷經營中獲取了大量的財富,使過去偏居一隅的齊國一躍成為春秋霸主。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食鹽專營”,管仲因此被后人尊為“鹽業(yè)宗師”.
2000多年來,朝代更迭江山易主,但“食鹽專營”制度作為主線,并沒有偏離。今天,我國依舊保留著這一制度,但是它在財政收入中的比例已經微乎其微。
今天的“食鹽專營”制度,其目的之一就是預防碘缺乏病,而預防的最好途徑就是食鹽加碘。新中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對此進行研究。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政府通過財政補貼、定點生產和食鹽專營等方式逐步普及加碘食鹽,目前已基本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
鹽分三六九等
海洋中的鹽分結晶沉淀之后,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巖石狀態(tài)的食鹽質地最佳。因產量稀少、運輸不便,在古代只有皇族才能食用。而鹽湖里天然出產的鹽含有芒硝等雜質,所以它的味道比較苦。曾經有一個漢字“盬”,就是專門稱呼這種苦鹽的。海鹽則介于兩者之間。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運城鹽池就在當時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統(tǒng)治集團和商賈所注目。
《史記》中就記載了一個因鹽而巨富的商人猗頓,猗頓在理財專家陶朱公的啟迪下,遷居運城鹽池附近,以在運城販運食鹽牟利,后成為“與王者埒富”的巨商。
自然凝結而成的具有特殊外形的形鹽,則是封建國家禮儀的象征?;⑿嘻},象征的是威武,一直是祭祀等國家重要活動的珍品。
在周朝,虎形鹽只有來朝覲天子的諸侯的饗禮才用,平日以飲酒為主或以吃飯為主的宴席就只能用散鹽了。在公元1046年,宋仁宗的御試題目中,還有一道關于形鹽的考題,當時,形鹽是大宴時招待貴賓的必備品。一直到清朝,形鹽一直是國家禮儀的象征,并且排名在祭祀用品的第一位。
食鹽走下神壇,源于20世紀20年代化學工業(yè)的崛起。作為化工之母,在5種基本的化工原料中,有3種是用食鹽生產的,這就是鹽酸、燒堿和純堿。
新中國成立后,鹽產業(yè)繼續(xù)高速發(fā)展,普普通通的鹽,突然向人們展示了它無比豐富的面孔:食用鹽中就有鹽分含量比較低的低鈉鹽、各種特殊味道的調味鹽;用于保健的有沐浴鹽、洗發(fā)鹽、泡腳鹽;用于清除水垢的活性鹽;用于冬天融化積雪的融雪鹽,等等。
今天,中國的食鹽生產早已現代化,廣泛采用了世界先進的真空制鹽技術。食鹽的生產廠家也遍布華夏各地,目前,中國每年的鹽產量已達8000多萬噸,但是只有10%供人們食用。其他絕大部分用于工業(yè)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創(chuàng)造著無數的精彩和輝煌。
據《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