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最負盛名的文化品牌當然是諾貝爾獎無疑了。其中,又尤以文學獎最受人矚目。其他諸獎如物理、化學、生物乃至經(jīng)濟學都有一定的進入門檻,唯有文學,但凡是一個識字的人都可能會關注--當然,這是中國的情況。
在世界上別的國家,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在內(nèi)的各種頒獎都不會有太多的人留意,這些國家或者已經(jīng)進入所謂的“分眾社會”--人們知道自己應該關注什么,或者他們已經(jīng)實踐著“活在當下”的哲學教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和興趣方向--而不是“生活在別處”.
但熾熱的好奇心以及好熱鬧的群體習慣不一定全無可取。正是因為有這樣雄厚的人力資源,這么特殊的文化土壤,我們才會收獲各種各樣的五光十色的有時候甚至是很好玩的文化現(xiàn)象。
譬如跟諾貝爾文學獎有關的,其中一種就是有關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今年瘋傳過的是方方、王安憶、北島、蘇通、賈平凹、閻連科等人獲得提名,所謂“等人”指的是章詒和、張一一、張悅?cè)?,如果說前面那幾位作家獲獎多多少少還有點靠譜,因為他們確實是作家并且有作品,后面這幾位暫時基本看不出來有這種可能性。
粗粗看起來,編造中國諾獎提名名單的人缺乏常識,因為,莫言2012年剛剛獲獎,中國作家最近若干年獲獎的概率幾乎等于零,甚至連進入名單的作家本人也提醒大家不要把這個提名當回事;而且,所謂提名名單,只有最后的五六個進入諾獎評委視野的那個名單才有意義,而這個名單其實是不被外人知道的;至于由各國有資格提名的個人和機構(gòu)推薦的人選,在他們進入小范圍之前,說他們是“打醬油的”并不為過……
有鑒于此,中國作協(xié)或者文聯(lián)主席一口氣推薦十多個人候選諾獎,斷然沒有可能。但是,如此漏洞百出的虛假消息為什么仍然會流傳呢?
原因之一跟書商有關系,因為普通讀者未必知道諾獎的產(chǎn)生機制,所以,當他們聽說某某作家獲得諾獎提名,眼睛可以為之一亮,說不定就去買幾本回家拜讀或者收藏,這種旨在賣書的營銷策略,雖然有違商業(yè)道德,但因為涉及的對象是書,大家可能也就“呵呵”一笑了之。
原因之二跟媒體有關,媒體也樂得利用一把這個虛假消息以吸引讀者的眼球,多多少少,提名也算是一種榮譽,否則獲得提名為什么不是另外一些人呢?
原因之三則是有關方面維持諾獎關注熱度的一種“合力”,并借此暗示中國文學是國際文壇的重要“生力軍”--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一種有些策略意味的套話。這些套話一直作為關注文學、進入文學的一種激勵機制在發(fā)揮作用……
明乎此,我們不難做出簡單的判斷:制造外部性的、虛假的文學話題,對于真正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繁榮,沒什么好處。當泡沫消退,我們收獲的可能只是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