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煙海的西部文化中,民族交融的影子幾乎隨處可見。流行在甘肅民樂一帶的頂碗舞,就是這種交融的最好見證。頂碗而舞,是中國許多少數民族極為喜愛并極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別是在新疆、內蒙等地區(qū),歷經悠久歲月的磨礪而愈加受人歡迎。這類舞蹈奇就奇在技與藝的交融性上,對舞蹈演員的要求極高,往往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演員們不但要練就過硬的舞藝,更要具備高超的頂技,而正是這兩者完美和諧的結合與展示,帶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來自蒙古族的神秘舞蹈
“幾個可愛的小姑娘。她們的身后是一片白茫茫的蒲公英。輕柔的春風把蒲公英吹得漫天飛舞,也吹得姑娘們的長裙微微波動。
姑娘們站立在蒲公英地里,沒有任何動作,頂在她們頭上的碗靜靜的,無論風怎么吹,它都不摔下來。
但是,看!
隨著音樂的響起,小姑娘們好似變了一張臉,變了一個身體,變了一個人!她們已經完投入到這場激烈的舞蹈中來了。幾十個頭頂小碗的姑娘如幾十條舞動的絲帶,不停地變幻在你的面前。
好一場頂碗舞!”……
這是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一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看了頂碗舞表演后寫的一篇作文,雖然稚嫩,但卻很傳神地寫出了頂碗而立的神韻。
張掖市文化局研究者告訴記者,頂碗舞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民間舞蹈。據相關的史料記載,《頂碗舞》的出處與佛教有著一定的淵源。研究者認為,頂碗舞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fā)展史上占據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jié)的聚會上一人或多人頭頂茶杯、碗狀小油燈、碗,里面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
頂“碗”而歌
《頂碗舞》是蒙古族傳統(tǒng)的經典舞蹈,簡潔夸張的舞蹈語言、變換巧妙的舞臺調度、恢弘大氣的音樂,塑造出蒙古族女性端莊自信的風采。
張掖市文化局有關研究者告訴記者,《頂碗舞》的創(chuàng)作出發(fā)點主要是從對道具“碗”的運用著手,有意淡化作品的情節(jié)性,突出傳統(tǒng)舞種的形式美,力圖將傳統(tǒng)民族舞蹈形式挖掘到極致。
據了解,《頂碗舞》的表演特征,從民族風格出發(fā)設置和發(fā)展動作及技術技巧,再加上具有民族韻味的音樂在原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使得劇目成為具有當代氣息的民間舞,同時又不失一種源于傳統(tǒng)的濃厚風格。盅碗舞表演開始時,藝人坐在地毯上輕擊盅子,徐緩起舞;站起后雙臂或伸或屈,或在胸前環(huán)繞,并在時進時退或繞圈行走的表演中,讓動聽的碰擊聲始終不停,節(jié)奏轉快后,則更為精彩。表演中,人們常唱著當地民歌為之助興,使環(huán)境氣氛更為熱烈融洽。
源自清代
張掖市文化局研究者告訴記者,民樂頂碗舞是一種獨家傳承的民間舞蹈,主要流傳于甘肅省民樂縣洪水鎮(zhèn)湯莊村。
流行于甘肅民樂縣的頂碗舞由來已久。當地研究者告訴記者,民樂頂碗舞傳說為清乾隆年間湯莊駐軍所流傳。湯莊村村民湯治民,自幼愛好社火,潛心于傳統(tǒng)社火的研究和整理。學習刻苦,年輕時一邊耕作一邊練習頂碗舞,技藝日漸精熟,逐漸帶動村民練習了起來。近幾年來,民樂縣把繼承發(fā)展繁榮頂碗舞藝術作為培育地方特色文化的重頭戲來抓,在組織、發(fā)展規(guī)劃上都做了周密的安排。目前,民樂頂碗舞藝人已達400多人,遍布全縣,每年的春節(jié)、元旦都要進行比賽。
和蒙古族傳統(tǒng)頂碗舞不同的是,民樂的頂碗舞更加注重社火形式的熱鬧和場景。當地頂碗舞的特點是融舞蹈與雜技為一體,舞姿漾灑,造型優(yōu)美,內容豐富,舞具簡單,只用二碟一碗一雙筷子,一根竹條,少至一人,多至成百上千人,男女老幼、臺上臺下均可表演。舞者頭頂瓷碗,牙咬竹條,兩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兩頭各系一銅鈴紅穗,按音樂節(jié)奏,磕動“口條”敲打出有節(jié)奏的悅耳聲音,表演走、跳、站、跪、爬、滾、翻等許多高難度動作,頗吸引人。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