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鞋辟邪忌狗血
舊時人們認為,男人左腳上的那只鞋可以辟邪降妖。如果他們外出時到了一個陌生地方,假使心里發(fā)慌,或有驚恐之感,據(jù)說到了夜間只要把左腳上的那只鞋取下來枕在頭下,便會安然無事。如果有人犯了瘋病,胡言亂語或是到處亂跑,可用男人的左鞋底在其背部打七下,據(jù)說這么之后,那人的瘋病便會立時痊愈。同時民間習(xí)俗認為,男人的左鞋最忌狗血,倘染了狗血則會不靈。
舊時的民間廟會
過去民間的廟會可謂相當(dāng)頻繁,一年中大小廟會不斷?!睹C州舊志》載:
“昔肅州之西文殊山庵觀寺廟眾多,善男信女絡(luò)繹不絕,日夜香火不斷。每至廟會,燃燈數(shù)百,照耀如同白晝。間有扮演秧歌社火者,大比舊時新鮮,鄉(xiāng)民唱戲取樂,熱鬧非凡。……二月二日為土地會,張燈演戲,更盛于元夕。四月八佛誕,男女競往文殊山進香。五月端午日,門插柳枝,唱廟會。六月六日,謂之濯發(fā)會,老幼趕會,婦女多往酒泉洗頭。七月七夕為城隍會,多采紫蘇和面酥煎食敬神。”
寥寥數(shù)語,道出了清時酒泉民間一些廟會的概況。過去的廟會,大多都在當(dāng)時的一些重要節(jié)日舉行。每至廟會,人們蜂擁而至,燒香拜佛,祈望平安。同時,廟會又體現(xiàn)著一種民族文化,滿足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在廟會期間,佛事的進行固然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但同時也有藝人的雜耍、草臺戲班的地方戲表演、小商小販們的叫賣,乃至地方風(fēng)味小吃、民間工匠的各種賣弄。實際上,人們把廟會當(dāng)成了一種尋求精神寄托的載體。
在封建社會,人們把尋求心靈解脫和精神寄托投入到對神佛的膜拜和崇尚上,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相對來講,通過舉辦廟會,融通了民族文化,增進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未嘗不是好事。
民國時期,由于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的思想意識也處于慌亂狀態(tài),香客中信神信佛的現(xiàn)象依然普遍存在,文殊山廟會還是盛況依舊。每年四月八佛誕會、浴佛節(jié),從初一到初八有唱戲的、鬧社火的,藝人雜耍、雜貨買賣、特色小吃仍為廟會增添著熱鬧氣氛。酒泉法幢寺和周邊一些佛廟寺院,在廟會期間還有外來戲班和本地戲班同時演出,人們爭相前往,各有興趣。各寺廟在廟會期間,布施的現(xiàn)象比先前更甚。同時,人們趕廟會不僅是為熱鬧、圖紅火,其中焚香許愿、祈禱福祉的心理似乎更多一些。這時期,廟會不如清時那么頻繁,但較為集中、有序。再者,還有類似于廟會形式的一些小范圍祭祀活動,多為民間頭面人物出頭張羅,應(yīng)時舉辦,如觀音堂求子、龍王廟求雨、土地廟謝神、關(guān)帝廟求安、魁星樓求賢等等。
(責(zé)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