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4年7月11日,鄭和下西洋的第609個周年紀念日,記者兵分四路,開始沿著祖先用智慧甚至生命開辟的航線,踏上重訪“海上絲綢之路”的征程。
我們帶著記憶出發(fā)。從《史記》里“珠璣、犀、果、布之湊”的貿(mào)易城市,到唐代長達1.4萬公里的通海夷道的起點,到兩百年前“一口通商,天子南庫”的商都,廣州的記憶與海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
我們帶著夢想出發(fā)。去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構想,之后,“推進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被寫進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已成為我國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zhàn)略。
作為與昔日“海上絲綢之路”淵源最深的地區(qū),廣東迎來了重要的發(fā)展機遇,而作為昔日“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廣州這座千年商都更被寄予厚望。因此,我們有責任走上這一段尋訪和記錄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沿岸各國商貿(mào)、文化交流動人故事的新旅程,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貢獻主流媒體的光和熱。
海上絲路發(fā)源廣州
為走好這一段跨越亞非拉的新旅程,采訪團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而每當我們翻開古往今來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典籍文章,“廣州”總是一個繞不開的名詞。翻開《史記》,“番禺,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果、布之湊”的記載最早呈現(xiàn)了廣州繁華面貌;而到了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的筆下,廣州是中原商賈紛至沓來,締造財富傳奇的樂園,他們不遠千里,從內(nèi)地運來絲織品、金屬工具和其他手工業(yè)制品,換來珠璣、犀角、象牙等海外進口的奇珍異品。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廣州更是繁華熱鬧的大港?!稌x書》中有 “廣州包出大海,珍異所出,一篋之寶,可資數(shù)世”之句;《南齊書》中則有“南齊珍貴,莫此為先”的記載。到了隋唐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又得以大大延展?!缎绿茣?middot;地理志》曾詳細描述過當時全球的最長航線,即長達1.4萬公里的“廣州通海夷道”.商船從廣州的南海神廟前起航,經(jīng)越南東南部海面,過新加坡海峽,向東南行駛往爪哇,西出馬六甲海峽,接著橫跨印度洋,再從印度西海洋直至波斯灣。每年經(jīng)由這條航線到達廣州的阿拉伯商船就有4000多艘,而無數(shù)唐船也從這里出發(fā),直至波斯灣。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至此再無疑問,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華文明自此啟程影響世界,決非夸張之語。
到了宋元明時期,廣州成了最大的陶瓷和絲綢吞吐港,到了清朝,“一口通商”的廣州更成為“天子南庫”.在海外,廣州這個稱謂,就是“中國”的名片。在“海上絲路”上,不同的文明激蕩交匯,一艘艘海船揚帆遠航,將絲綢、瓷器、茶葉帶往世界各地的同時,也帶去了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東漸的西風”也把這里當成第一站,進而輻射全國。
這些來來往往的商業(yè)和文化使者,都留下了哪些印記?這些史跡銘刻于哪些古港?藏身于何處的博物館?體現(xiàn)于什么樣的歷史建筑之中?尋找這些問題答案的過程無疑是一個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也是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推動新時期廣州與世界的商貿(mào)與文化交流合作提供歷史參照和經(jīng)驗的過程。
申遺攻堅 尋訪助力
本報采訪團啟程重走海上絲路之日,正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申遺如火如荼之時。經(jīng)過國家、省、市專家多次論證,廣州初步選取了南越王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光孝寺、懷圣寺古塔、清真先賢古墓和南海神廟碼頭遺跡這6處史跡,列入申遺名單。
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參與申遺的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在2006年公布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的第18項“絲綢之路中國段”中,廣州并未入列。名單公布后,廣州社會各界反響強烈。廣州市社科聯(lián)主席顧澗清至今記得,他當時還以炎黃文化研究會的名義給市領導寫了信。2007年1月,根據(jù)市領導的批示,在市委宣傳部領導下,市文化局組織廣州地區(qū)的文博專業(yè)人員對廣州的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及文獻資料進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梳理,編撰出《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chǎn)》一書。
2008年5月,市政府致函國家文物局,8月,國家文物局正式復函明確表示對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表示重視和支持,并愿意協(xié)助開展相關工作。2012年10月,國家文物局公布重新調(diào)整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絲綢之路海上段名列其中,包括廣西北海,廣東廣州,福建漳州、泉州、福州,浙江寧波,江蘇揚州、南京,山東蓬萊共9個城市。同時,南越國遺跡也作為單獨申報項目入選。
廣州申遺一波三折,前方挑戰(zhàn)更是多多。如何助廣州申遺一臂之力?這是采訪團在行前反復思考的問題。廣州的史跡決非孤立存在,在橫跨亞非歐的一整條“海上絲路”航線上,一定還有大量與廣州頗有淵源的史跡與其遙遙相對,彼此守望,更有很多動人的現(xiàn)代商貿(mào)故事呼應歷史的回聲,找到更多這樣的史跡,尋訪更多動人的故事,我們就能為申遺作出有價值的貢獻。
商貿(mào)新旅 絲路圓夢
本報采訪團踏上重走海上絲路的征程之日,正是中國大力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之時。去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首次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構想。之后,“推進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被寫進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作為與昔日“海上絲綢之路”淵源最深的地區(qū),廣東迎來了重要的發(fā)展機遇。在今年1月舉行的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省委書記胡春華指出,要抓住中央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機遇,把我省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重要地區(qū)的作用發(fā)揮出來。而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祥地,廣州這座千年商都更被寄予厚望。
國家發(fā)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告訴記者,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既要發(fā)展海洋經(jīng)濟,又要跟沿線國家建立更加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
“我們要借用傳統(tǒng)海上絲路的概念,來做今天的文章。”中國社科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基地主任趙江林表示,廣東與東盟的交往就超過了很多省份,因此,廣東應能起到關鍵性作用。
我們深知,這趟跨越亞非歐的旅程,既是為了走進歷史,更是為了記錄這座心愛之城在新時代與世界進行商貿(mào)與文化合作的新故事,從而寫就超越歷史的“絲路新語”.責任在肩,伴隨著光榮與夢想,我們沿著先輩的足跡,就此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