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wǎng)7月24日訊 據(jù)亞心網(wǎng)報道 動力傘、滑翔機、小飛機工具臺、鋁質(zhì)管等擺滿房間,這間位于五家渠青湖北路的“車間”,是41歲機修工人丁科的“夢想工廠”。13年,他傾其所有,制造出14架各式各樣的飛行器,只為圓夢。在別人的眼里他是個“瘋子”,但他卻笑著說:“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相信總有成功的那天!”
7月17日中午,記者來到五家渠市,想找丁科很容易,沿途只要問到“造飛機的”大家都知道。丁科租用的車間面積約100平方米,走進這里,一架由藍色塑料布機翼、鋁合金機身、發(fā)動機組成的小型飛機,映入眼簾。這架飛機引來不少人駐足,好奇這架飛機什么時間能“起飛”。
“不務(wù)正業(yè)”愛上飛機
丁科家住五家渠市皮革廠,家中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他在家排行老小,父母已退休在家,中專畢業(yè)后他被安排到皮革廠上班,皮革廠倒閉后,他到一毛紡廠做機修工人,月薪2000多元。
自2001年至今,13年里,他曾先后自制出動力傘、三角翼、滑翔傘和飛機共14架飛行器,除第3架滑翔傘飛了七八米遠外,其余均未成功,目前第14架飛行器處于調(diào)試待飛階段。
“我從小就喜歡飛機,夢想就是駕駛自己制造的飛機飛上藍天。”丁科說,小時候他總會節(jié)省下父母給的零用錢買好多飛機模型,長大后他喜歡擺弄機械,200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電視上看到內(nèi)地有人自制飛機成功的新聞后,就萌生了自己制造飛機的想法。于是,丁科四處購買關(guān)于航天方面的書籍,查閱網(wǎng)絡(luò)相關(guān)知識,下班后的生活幾乎全部被占據(jù)。
當(dāng)他將這個想法告訴親朋好友時,大家紛紛勸他別“不務(wù)正業(yè)”。但這并未改變丁科的想法,2001年年初,他開始自制第一架滑翔機,他購買了一些木頭、竹子、布條等物品。用了約大半年的時間,第一架長約6米的滑翔機誕生,雖然試飛失敗,但他很開心。同年年底,他得知河北有一個廠子專門出售自制飛機的零件,他立刻跑到河北去學(xué)習(xí)。
一分錢沒存全花在飛機上
在與丁科的談話中,記者發(fā)現(xiàn)丁科性格有點內(nèi)向,但一提到“飛機”,整個人就變得開朗很多。
自2001年至今,丁科傾盡所有積蓄,做出動力傘、三角翼、滑翔傘和飛機等大小各異的飛行器14架,其中最讓他滿意的是第三架滑翔機,雖然那次試飛,只飛出七八米遠,但他覺得今后會飛得更遠。
當(dāng)記者問丁科在自制這些飛機花了多少錢時,他撓了撓頭說:“其實我還真沒算過,反正這十多年我一分錢也沒存,全都花在自制飛機上了。”
看著丁科這樣折騰,他的家人最初十分反對,但后來拗不過他,到如今希望他能飛上天。丁科的姐姐說,目前家人最著急的就是弟弟的婚事,都41歲了,還孤身一人。
丁科的鄰居70歲的李大媽說,她看著丁科長大的,懂事孝順,論模樣身高都沒得說,就是太癡迷自制飛機了。
第14架雙翼飛機等待起飛
經(jīng)過反復(fù)改良,眼前這架耗時7個多月自制出的第14架雙翼飛機已初具規(guī)模,比以往的飛行器從材質(zhì)上、自制工藝上等都有很大的改進和更新。丁科說,只有不斷失敗才能找到改善的地方,“如今就剩下調(diào)試發(fā)動機和嘗試其動力平衡等方面的工作了”。
丁科租住的庫房房東彭麗華說,丁科自制飛機真的很不容易,不舍得吃喝穿,把工資全部都花在購買飛機材料上,冬天時庫房沒暖氣,丁科手都凍腫了。
在采訪中,大多數(shù)人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丁科好樣的,這種勇氣值得去鼓勵,期待這次試飛成功。
“其實,我自制飛機不為別的,就是為兒時的一個夢想!”丁科說。
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4-07/24/content_4633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