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一群候鳥開始了它們生命中的遷徙,一次次從高處跌落,一次次又飛向遼闊天空……22位年輕雜技演員的表演,展示出候鳥遷徙的壯觀和奇妙,表現(xiàn)了人類共同關注的生態(tài)保護主題。
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雜技團的節(jié)目《候鳥的呼喚》亮相湖南衛(wèi)視全球頂尖才藝秀《巔峰之夜》,受到全國觀眾的矚目。
“《巔峰之夜》云集了全球頂尖技藝挑戰(zhàn)者,也是一個讓世界認識我們的好機會。”參與演出的29歲雜技演員譚木說。
在這樣一個難得機會的背后,是譚木一家三代人扎根新疆、苦練技藝,以及對雜技事業(yè)的堅守。
譚木出生在一個雜技世家,曾祖輩當年在北京老天橋表演,譚木的姥爺兄妹8人中有6人從事雜技表演。三姥爺辛寶珊是兵團雜技團創(chuàng)始人,六姥爺辛玉秋退休后仍在兵團雜技團協(xié)助訓練工作,母親辛薇則是兵團雜技團學員隊隊長。
在兒子練習雜技上,辛薇要求十分嚴格。譚家世代的絕活是“頂功”,就是如今觀眾看到的頂竹竿、頂碗。因為辛苦,起初辛薇夫妻倆并不同意兒子學習雜技,但“拉鋸戰(zhàn)”一直持續(xù)到譚木高中畢業(yè)。最終辛薇拗不過譚木,同意他學習雜技,但有一個要求:必須學出成績。“當時壓力很大,我每天要練功12個小時,晚上也要加班排練。”譚木說。就這樣,原本要練習兩年的雜技,短短8個月后他就登臺表演了。
在譚木看來,母親給了他練習雜技的動力,而六姥爺辛玉秋則讓他找到堅持的意義。
辛玉秋11歲來新疆,很快便投入到去山區(qū)牧區(qū)慰問演出的工作中,一年四季都在基層表演是他的常態(tài)。“只要看到觀眾的笑臉,聽到大家的掌聲,就深知雜技演員的意義所在。”辛玉秋說。正是因為熱愛雜技,退休后的他又回到了雜技團。
如今的雜技團,有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和回族等各族演員140余人,他們延續(xù)了光榮傳統(tǒng),足跡遍布天山南北,每年為基層百姓送去上百場演出。
“雜技是個不斷創(chuàng)新的行業(yè),對演員有很高的要求,一個好的節(jié)目排練出來后,如果幾個月不演就很容易生疏。”兵團雜技團團長馮曉玲說,為了保持節(jié)目旺盛的生命力,讓更多的觀眾欣賞到高質量的節(jié)目,去基層演出成了雜技團的常態(tài)。此外,雜技團還與內地演藝公司合作,在內地多個省份進行演出,和湖南衛(wèi)視的《巔峰之夜》合作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有責任傳承兵團人的胡楊精神,讓更多的人認識新疆、了解兵團,看到我們的努力。”馮曉玲說。
編輯點評
成功沒有捷徑,雜技藝術也是如此——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譚木一家三代扎根新疆、服務基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兵團雜技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足跡遍布天山南北,每年在基層演出上百場。內地很多人對新疆的印象是模糊和片面的,兵團雜技團成了很好的形象大使,展現(xiàn)出新疆的多彩。三代人的堅守為兵團雜技團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心中有夢,才能看到遠方。祝愿他們的節(jié)目越來越精彩,隊伍越來越壯大。
(責任編輯:張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