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實施結構性減稅的決心大、措施堅決。上半年財政收入增幅同比回落,讓一些地方政府在地方小稅種和非稅收入上做起了文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減稅的政策動力和效果——
打開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賬本,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2.2%,與年初預算確定的9.5%收入增幅指標相比,不但完成了而且完成得不錯。受到經(jīng)濟增長趨緩、價格漲幅回落、企業(yè)利潤下降、實施結構性減稅等因素的影響,今年財政運行的環(huán)境比較復雜,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能超預期完成收入目標極為不易;第二,全國財政收入雖然同比增長12.2%,但增幅同比回落19個百分點。這表明,今年財政收入增幅的下降還是比較明顯的;第三,具體到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同比增長9.8%,非稅收入同比增長29.4%,非稅收入的增幅遠遠高過稅收收入的增幅。
今年我國實施結構性減稅的決心大、措施堅決。減稅必然會對財政收入有影響,但減輕企業(yè)和居民負擔的“放水養(yǎng)魚”,是為了培養(yǎng)長遠的收入環(huán)境。2012年,我國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相對于最惠國稅率,平均降低幅度大于50%;新近落實提高增值稅和營業(yè)稅起征點等減輕小型微型企業(yè)稅費負擔的各項政策,實施對小型微利企業(yè)的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開始實行,工薪所得稅率結構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jīng)營所得稅率級距均進行了調整,中低收入納稅群體的稅負大幅降低。這些結構性的減稅,已經(jīng)通過上半年的財政賬本集中體現(xiàn)出來了。其實財政收入增幅的下降,正是為改革措施付出成本的體現(xiàn)。
增幅19個百分點的回落,讓一些地方政府有些緊張。財政收入是一個地方政府政績的“晴雨表”,財政收入完成不好,錢袋子不鼓,地方政府的精氣神會受到一定影響。于是,有些地方政府就開始想辦法,爭取把上半年財政收入的欠賬在下半年奪回來。
怎么個奪法?一些地方政府在地方小稅種和非稅收入上做起了文章。數(shù)據(jù)顯示,6月份,全國土地增值稅366億元,同比增長56.6%;耕地占用稅282億元,同比增長39.7%;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184億元,同比增長51.2%,漲幅均遠遠高于財政賬本里的其他數(shù)據(jù)。
為什么地方小稅種和非稅收入是另外的一番天地,原因在于這一塊是地方政府自身能動用的資源。中央政府賦予地方一定的稅額調整權,每當財政收入出現(xiàn)增長乏力時,有些地方政府就有在這個領域加強征管以增加稅收的沖動,來給地方財政補充營養(yǎng)。
顯然,以增收作為目標的稅收征管,與預期中的結構性減稅措施難免有沖突,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減稅的政策動力和效果,也意味著對相應行業(yè)的企業(yè)加壓。如果繼續(xù)下去,結構性減稅將因為一些地方政府的增收沖動而成為結構性增稅。
“變相征稅”沖動抬頭值得注意。解決這一問題,還是要從科學發(fā)展觀出發(f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實事求是,不能讓財政收入決定一切。同時,還要開源與節(jié)流并舉,現(xiàn)在的關鍵是要節(jié)流,即縮減支出,但需要強調的是,民生方面的支出一點不能減。王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