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近乎透明的人造牛排,筋絡分明,在培養(yǎng)皿中顫動。這般電影中的場景可能在今年10月成為現(xiàn)實。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生物工程學家馬克·波斯特博士正率領團隊,為創(chuàng)造史上第一整塊“人造肉”而晝夜奮戰(zhàn)。
波斯特的實驗室有一只超大號恒溫箱,里邊的培養(yǎng)皿中躺著一絲絲透明肉類纖維,每條長約3厘米,寬約1.5厘米。產(chǎn)出這樣一條纖維,需要500萬個細胞。而每3000條肉類纖維才能合成漢堡大小的肉塊。波斯特介紹說,做成漢堡大小的第一塊“人造肉”,需要25萬歐元,并占用2位技術人員一整年的時間。
“造肉”研究跨越世紀
早在80余年前,科學家就已萌生制作“人造肉”的主意。
荷蘭醫(yī)生威廉·范艾倫是“人造肉”的先驅。他在上世紀50年代就投身相關研究,并在1999年申請到干細胞產(chǎn)肉的技術專利。歷經(jīng)5年時間,項目不了了之。美國南卡羅萊納醫(yī)科大學的研究者米羅諾夫利用提取動物的成肌細胞制造過人造肉。歷經(jīng)10多年,他在2011年將火雞中提取的成肌細胞浸泡在牛血清營養(yǎng)液中,培育出火雞肉。但他培養(yǎng)的火雞肉較干,缺少天然火雞肉的多汁口感。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已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人造肉”實驗,旨在讓宇航員吃上不易腐壞的肉制品。
雖然如此,科學界仍有聲音堅持人造肉是可行且必要的。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的估算,到2050年,全球人口可能達到90億。鑒于未來的養(yǎng)殖規(guī)??赡軣o法滿足所有人吃肉的要求,“肉荒”之勢凸顯。
美國密蘇里大學訪問學者尼古拉斯·杰諾維斯也支持人造肉項目。他指出,大多數(shù)肉制品都會遭到細菌的污染,而實驗室的人造肉在無菌環(huán)境中生產(chǎn),既不會攜帶、傳播病原體,也不會引起傳染病。
技術難關伴隨倫理質疑
人造肉要想被視作真正的“肉”,有兩道關卡要過:第一是生產(chǎn)過程必須高效,能比肩養(yǎng)殖豬牛羊的效率。第二是味道和口感必須與現(xiàn)有肉類一模一樣。這兩道關卡給人造肉帶來了困難與質疑。
波斯特博士的研究小組利用成年動物的肌肉干細胞,目前可分裂20到30次。也就是說,1個細胞可以分裂成100萬個。但由于分裂次數(shù)仍然較為有限,波斯特的肉條仍然很小,要達到“人造肉”的標準仍需時日。為此,波斯特想到用電刺激細胞,促進其重新調(diào)整的辦法,甚至想把肉條改造成甜甜圈的形狀,但最終結果要到10月才能揭曉。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杰夫·伍德從口感角度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人造肉的口感可以用來做醬料較重的菜肴,如意大利面中的碎牛肉,但實驗室很難培養(yǎng)出羊排或牛排這類整塊肉類的替代品。波斯特也考慮到口感的問題,開始著手兩個新項目,一個是培養(yǎng)脂肪組織,另一個是增加肉中的肌紅蛋白含量,提升肉的口感。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倫理學者羅伯特·斯帕羅博士卻認為科學家沉溺幻想,忽視了食品的社會和情感意義,“真正應當做的是恢復食物生產(chǎn)的多樣性,并采用更加生態(tài)、友好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
因為技術難點和倫理質疑,人造肉研究很難籌措資金。不過波斯特透露,目前已得到一位美國人資助,其身份將會在今年10月公開。
今年10月,一位知名大廚將在全球媒體面前烹飪波斯特培育的“人造肉”。屆時,一切謎團將會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