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是人類最早養(yǎng)殖的動物之一,在三千多年前商代墓葬中,就出土了“玉兔”符號?!墩f文解字》:“兔,獸名,像距后其尾形。”甲骨文、篆文所看到的正是長耳短尾的兔子形象。“兔”與十二地支中的“卯”對應(yīng),漢代王充《論衡》:“卯,兔也。”二者組成了“卯兔”.十二生肖中有幾種動物都編入了兒歌,其中傳唱頻率最高的莫過于《兩只老虎》和《小兔子乖乖》。從節(jié)奏上講,都比較輕快明朗,但《小兔子乖乖》通過問答式形成對比,更加詼諧,也更利于孩子理解。很多人都是聽著這兩首歌長大的。
除了兒歌,關(guān)于兔子講的最多的是“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兔子在其中只是個冤死鬼,諷刺的是好吃懶做的投機分子。這是中國式寓言。但在《伊索寓言》中的《龜兔賽跑》故事中,兔子則成了嘲笑對象。其實在現(xiàn)實中則未必。兔子不會等著烏龜來超越。有句話說,“跑得比兔子還快”,說明了兔子的加速度。由“兔”字派生出的“逸”就是一個會意字。兔子跑得快稱為“逸”,很多古籍解釋兔子“善逃”,表明兔子是當之無愧的長跑冠軍。三只兔字疊在一起組成一個漢字,讀作fù,“疾也,從三兔”,現(xiàn)在也作“赴”,表示跑得飛快的樣子。
有關(guān)兔子的神話傳說,流傳最廣的莫過于嫦娥奔月所帶著的那只兔子,后來在廣寒宮里成了精。在《西游記》中,還一度成了女主角,動了凡心,變化成國王女兒,企圖和唐僧結(jié)為夫妻,結(jié)果被嫦娥打回原形,“事如春夢了無痕”.
其實在《封神演義》一書中,也出現(xiàn)過兔子形象,卻極度令人悲傷。周文王在還未成為周文王之前,身份是西伯侯姬昌,被迫吃下兒子伯邑考做成的肉餅,嘔吐出來后,幻化成一只小白兔飛奔而去,不知所終。隱約記得當時西伯侯老淚縱橫。兔子有靈性,相比姬昌的做法,劉邦對付項羽的主張,則屬于一種流氓手段:“你煮了我老子,可以分給我一碗湯喝”.
兔子本身是先天性高血壓,所以只能拎耳朵,不能提后腿,否則頃刻暴斃。但兔子具有超強生育能力,天生“雙子宮”,其生育能力在哺乳動物中首屈一指,全年產(chǎn)仔幾十只。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和婦女渴望多產(chǎn)順產(chǎn)的理想常借兔子的形象來表達,古人有“望月而孕”的習俗。但兔子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處于食物鏈底層,是弱小和屈從的,這與傳統(tǒng)女性的社會地位一致。“冤”字也是從兔字衍生出的,所以“兔”也成了“鳴冤叫屈”的標志?!墩f文解字》:“冤,屈也”,意為兔子在網(wǎng)羅柵欄之下,不能逃脫,只有屈從,不能舒展,引申為冤屈。
漫長的歷史形成了錯綜復(fù)雜的“兔文化”,褒貶理解都有,除了正面可愛的形象,也有負面的,諸如“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兔死狗烹”、“兔子不吃窩邊草”、“兔子尾巴長不了”,罵人的話最常見的就是“兔崽子”.西方文化中則有“兔八哥”、“兔女郎”的形象。兔八哥于1940年在紐約布魯克林“出生”,最終形成一個具有傲慢舉止,離群獨步以及溢于言表的優(yōu)越感的形象;“兔女郎”文化屬于歐美大眾文化中的激情文化,50多年來,“兔女郎”一直營造精英、新貴的激情空間,令情趣人士尊享獨特自我的情調(diào)生活。至今在模特界尤盛。
不管怎么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首《小兔子乖乖》,至今猶憶。
現(xiàn)代 來楚生
來楚生(1903-1975),原名稷,號然犀。是詩、書、畫、印四絕藝術(shù)家。其畫清新樸茂、筆墨簡練、格調(diào)雋逸,在現(xiàn)代花鳥畫壇上獨樹一幟;其書法拙中寓巧,草書和隸篆最為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