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千島湖水下,竟然藏著兩座千年古城——獅城(原遂安縣城)和賀城(原淳安縣城)。這類似《盜墓筆記》中的情節(jié),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而獅城,即將隨著明天開始的水下電視直播,在大家面前揭開神秘的面紗。
許多人知道,獅城“沉入”千島湖底,緣起于1959年新安江水電站的興建。但很少有人知道,獅城建縣于漢,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遷至目前所在,從遷到目前地界算起距今已有1391年的歷史。這到底是一座什么樣的古城?昨天,本報記者采訪了古建筑專家和當(dāng)?shù)刂槿?,提前揭開古城謎團。
這是怎樣一座城 獅城人的記憶:五個城門八座碉樓
“獅城水下古城”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年代”一欄則注明為“明、清”。
其實,獅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遠。據(jù)載,遂安于公元208年(東漢末年)設(shè)縣,唐武德4年,遂安縣城遷至今所在地,因背依五獅山,故又稱獅城。
1959年,為了建造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并為現(xiàn)在的淳安縣,29萬人離鄉(xiāng)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xù)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xiāng)鎮(zhèn)、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shù)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
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當(dāng)?shù)厝苏戮S釗,是這次水下直播的工作人員之一。他雖然沒能親眼目睹獅城的模樣,但在父輩們千百次的講述中,古獅城的樣貌已經(jīng)在他心中有了逼真的輪廓——獅城水陸交通便利,有5個城門,各門之上都建有城樓,城垣四周還添設(shè)8座碉樓;城內(nèi)多名勝古跡,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岳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筑,還有歷代古墓葬。
“1959年時,獅城北門城樓上還有一口元朝的古鐘,重3000斤??箲?zhàn)時期,老百姓還敲鐘警報。這些在縣志中都記載得很詳實。可惜,潛水員已經(jīng)下水排摸了幾次,都沒有找到這口古鐘。” 章維釗有些遺憾地說。
已經(jīng)77歲高齡的余年春,是土生土長的賀城人,1959年遷到了現(xiàn)在的千島湖鎮(zhèn)。余年春回憶說,因為賀城沒有城墻,他年輕時最喜歡到獅城的城墻上來轉(zhuǎn)轉(zhuǎn),“這些明代城墻淹沒前還保存得很好的。”
水下藏著多少秘密 專家的建議:別讓千年古城浮出水
從明天開始,浙江衛(wèi)視將聯(lián)手央視,對水下古獅城進行為期五天的探秘直播。
為什么這次直播沒有選擇賀城?
章維釗說,賀城“藏”在水下60多米,水下拍攝有難度。
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在當(dāng)年“清庫”(建造水庫前,要進行推平建筑、清除垃圾、文物搬遷保護等工作)過程中,賀城基本被毀。獅城則因水來得太快,沒來得及搬遷,而得以基本保存。這也是獅城的價值所在。
浙江省古建筑設(shè)計研究院黃滋院長告訴記者,在浙江的陸地上,現(xiàn)存的古城,格局比較完整的還有海寧鹽官古鎮(zhèn)和寧波慈城古鎮(zhèn),“不過,獅城因為在水下封存了半個世紀,沒有經(jīng)歷過多波折,古城的完整性比這兩個鎮(zhèn)都要好。”
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千島湖風(fēng)景旅游局曾對獅城進行了長達11個月的水下探摸。即便以當(dāng)時的技術(shù)條件,探摸出的古獅城完整性也令人驚嘆——城內(nèi)外原有的整體布局沒有改變,包括橋梁、古井等都還保存;有些木構(gòu)建筑的梁架、瓦頂?shù)榷歼€留存;明清時期的牌坊上,所雕的圖案還清晰可見。
曾有人大膽設(shè)想,將千島湖的水位下降30米,便可讓水下古城重見天日。不過,多數(shù)專家認為,對水下古城最好的保護就是維持原樣。“那些磚石泡過水后再拿上岸,就會散掉。木頭在水下放過了,到了岸上也會疏解掉。”黃滋說,“現(xiàn)在的千島湖景觀已經(jīng)不可替代,開發(fā)旅游也不一定需要古城浮上岸。”
從明天起,關(guān)于獅城的許多秘密,將會穿過“時間隧道”,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本報記者也會在最前線,發(fā)回最新鮮的第一手報道。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