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吏于成龍功德碑殘缺不全 村民集資捐款重立

時間:2012-05-08 09:06來源:燕趙都市報 作者:燕趙都市報 點擊: 載入中...

  清朝廉吏于成龍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記者從肥鄉(xiāng)縣獲悉,近日當?shù)卦谌h文物普查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一通清康熙年間古石碑。該石碑位于元固鄉(xiāng)中油壺寨村西南方向,碑文顯示為“清康熙三十年孟夏之吉”立,距今已有 321年歷史。該碑記載了于成龍在肥鄉(xiāng)興辦私學、懲處惡僧的事跡。石碑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當?shù)貧v史文化、民風習俗有重要價值。
 

  村里老人對石碑印象深刻

  這通石碑位于油壺寨村西南約200米的田地里。村里74歲的侯國奇老人說,小時候,他和伙伴們經(jīng)常在這里玩耍游戲,比誰認識石碑上的字多,所以對石碑印象極為深刻,甚至于當年能把碑文全部背下來。

  這通古石碑呈坐西朝東方位而立,由碑座、碑身和碑帽三部分組成。碑座是頭部殘缺的馱碑神獸赑屃,碑身是新刻立的,通體呈長方形,正面由隸書繁體共三排27個字組成,左上側(cè)與右下側(cè)兩排字大小相同但較中間字體稍小,分別書“清康熙三十年孟夏之吉”和“闔縣民贈”;中間一排字體稍大,上下頂滿碑體兩端,書“撫院于老爺廉慈公宜萬民永念碑”,字形飽滿,遒勁有力。背面用小楷撰書,記載石碑發(fā)現(xiàn)、挖尋過程及事件發(fā)起人、捐助人、書丹、篆刻人等方面內(nèi)容。

  碑帽呈方形浮雕雙龍戲珠圖案,正面為下首雙龍戲珠圖雕,背面為上首雙龍戲珠圖雕,在正面的正中下方還有一楷書“清”字,大小約占碑帽三分之一高寬,“清”字兩側(cè)的兩條祥龍騰云俯沖而下,龍首拱著“清”字,上方戲著一顆龍珠,造型奇特,氣勢磅礴,寓意吉祥。

  經(jīng)測量,石碑通高384厘米。

  曾埋土下30年

  “這是祖先留下來的東西,要好好保護??!”侯國奇老人回憶,他小時候這個石碑還相當完整,沒有受到毀壞。在上世紀“文革”那場浩劫中,這通古石碑慘遭破壞。后來,村里修二斗渠建橋時,把毀壞的碑身、碑帽作為建筑石料壘成了橋的基座,赑屃碑座由于太重,不好搬運,加上形狀也不規(guī)則,破壞后就地掩埋。

  1979年河水斷流,河渠干涸、廢棄,從此石碑被深埋地下達30年。2009年9月中旬,村里的劉躍先、侯國奇、劉學光、劉學智、劉學廷等5位老人湊在一起,商量著把石碑挖出來重新豎立。他們的想法一經(jīng)提出就得到了全村人的擁護,于是想法很快就付諸行動:村干部組織200多名群眾來到村西南,老人們依據(jù)記憶確定了查找范圍,20人一排分成10組,拿著火鉆(農(nóng)村燒火用的鐵棍)輪番在地里探測。傍晚時分,村民們終于順利找到并成功將石碑挖出。

  村民侯志河說,“找到石碑后,我開著自家的鏟車把石碑從地下近3米深的地方挖出來,拖到原來立石碑的地方。”

  村民集資捐款重立功德碑

  挖出后,碑帽、碑座保存還基本完好,但碑身殘缺不全,只剩下三分之二了,且散碎成大小不一的七八個石塊,已經(jīng)不可能組合在一起了。“不行就比照原來的樣子重新刻個碑身吧?”大家想出一個補救的辦法。碑身解決方案有了,在哪里立又成了問題。因時代久遠,原來豎立石碑的地方由于離路太近,既影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路人經(jīng)過也不安全,已不再適合立碑。經(jīng)過商議后,一致決定原址向北平移100米,將村邊兩條十字交叉鄉(xiāng)道的西北角作為重新立碑的地址。

  解決辦法有了,選址確定了,大家心里亮堂了。于是,你500元、我100元、他50元……紛紛開始為立碑捐款。村支書說,村民們的誤工錢都沒人要,但找碑、立碑踩毀掉的青苗還是要補償群眾的,畢竟都是靠莊稼過日子的農(nóng)民。

  村支書說:“這塊石碑記錄著我們村的歷史文化和祖祖輩輩對于成龍興辦私學、懲惡揚善的尊崇。為了更好地保護石碑,村里打算向上級文物部門爭取點專項資金,蓋個亭子把石碑好好保護起來。”

  廉吏于成龍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一代廉吏于成龍出任直隸巡撫,邑紳郝文燦遵照于成龍命令,在該村建義學一所,后規(guī)模擴大,改名漳南書院,由兵部督捕侍郎許三禮題寫院名??滴跞迥?1696年)春天,清思想家、著名學者顏元主教漳南書院。顏元反對宋、明理學,講求經(jīng)世致用,實行分科授課,倡行請假制度、輪班當值制度,要求同學團結(jié)友愛,形成了“現(xiàn)代綜合性大學的雛形”,對近代及現(xiàn)代教育產(chǎn)生深遠影響。漳南書院成為當時全國著名書院之一。

  同年,于成龍輕車簡從、微服私訪至清漳(原屬肥鄉(xiāng),今屬廣平),暗訪中得知附近洪門寺和尚洪能平時作惡多端、危害鄉(xiāng)里,于是將其正法。漳南書院2000多名學子及肥鄉(xiāng)、曲周、廣平等周邊縣幾十個村莊民眾為感激于成龍興辦私學、教化鄉(xiāng)民、懲惡揚善的義舉,共同捐資修建了“撫院于老爺廉慈公宜萬民永念碑”。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河北磁縣發(fā)現(xiàn)清代王氏族譜 距今有190多年歷史
  • 縣城街景:《清明上河圖》長30米 3D鯊魚畫逼真
  • 湖南永興縣發(fā)現(xiàn)清代石闈子 為褒獎當?shù)厝瞬泡叧龆?/a>
  • 浙江發(fā)布10年古籍大數(shù)據(jù) 摸清337405部古籍家底
  • 捐贈古墓石構(gòu)件村民獲獎勵 疑似出自清代王爺墳
  • 長沙發(fā)現(xiàn)100多座古墓葬 時間橫跨戰(zhàn)國晚期至明清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