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1日,中華民國軍政府湖北都府成立,軍政府門前是兩面十八星大旗。
1911年IO月IO日 ,武昌的革命黨人首舉義旗,打響了反清獨立的第一槍。
西北部軍中的革命黨人張鳳翔、張益謙等于191 1年10月22日發(fā)動屬下全標官兵進攻西安,殺掉將軍和副統(tǒng),占據了軍械局。陜西巡撫錢能訓潛逃。革命在三秦大地成功,陜西獨立。
為了撲滅陜西革命,彭英甲、劉谷孫、趙惟熙、張炳華等官員慫恿組成了一支甘肅東征軍進攻陜西。
東征軍由三支部隊組成:陸洪濤統(tǒng)率駐蘭州的常備陸軍第一標名振武軍;馬安良統(tǒng)率河西軍名精銳西軍;張行志統(tǒng)率陸軍第二營名壯凱軍,從長武、鳳翔幾個方向,直逼西安,與革命軍展開激烈的廝殺。與此同時,在蘭的劉爾忻、張林焱與長庚 、升允竭力鼓吹奉迎溥儀 一時迎鑾之聲配合著東征討伐,使西北情況極為混亂,民心慌恐,謠言四起。
“黑云壓城城欲摧”1911年11月下旬,張行志部攻陷隴鄰州、永壽又相繼陷落,咸陽銀安吃緊,陜西獨立處于危急之中,情勢十分險惡。
革命黨人黃鉞時任長庚下屬督練公所總參議,因勸阻長庚出冬攻陜未成,遂請求官兵駐扎隴南,名曰截擊陜西革命軍。于是,長庚便令黃鉞招步兵一營,另率崔正午的5營,赴秦州(今天水)夸防。兵力單薄,僅有官兵數百,怎能舉事?黃鉞于是派人與西安張鳳翔、張云山及成都尹昌衡聯系,請求外援。另與當地進步青年董戒、肖潤生、張衍蓀、汪劍平、張錦堂等商議準備伺機起義。
這時,升允督師步步進逼西安,陸洪濤部攻陷醴泉,陜西局勢危急。1912年3月11日晨6時,黃鉞率眾2000人在秦州起義。起義軍以秧歌社火隊為掩護,分三路入城。一路攻擊游擊衙門,游擊玉潤不聽勸告,開槍順抗,為起義軍擊斃;一路入貢院,繳械收編地方部隊,取得新式武器開花炮3門、單響毛瑟槍200余支,另一路入州衙,知州張庭武被俘。
黃鉞一人單獨前往道署,對鞏(隴西)奉(天水)階(武都)道尹向燊曉以利害,相約共同起事,向樂同意。秦州起義官告成功,甘肅臨時軍政府成立,發(fā)布了《甘肅臨時軍政府檄文》,并通電共和,建立民國,黃鉞任甘肅臨時都督,向燊為副都督,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共和體制。當日,黃鉞發(fā)表聲明:“秦州已于本月宣布獨立,脫水火斯民之厄,競共和一簣之功。義旗所指,秋毫無犯,—手召“凡我漢回蒙滿,士農工商人等,務各安本業(yè),無相驚擾”。在頒布的軍政府約法中,也明確指出:本軍政府以維持共和,救濟人民為宗旨。
1912年3月19日,也就是黃鉞秦州起義八天后,蘭州正式宣布共和,中華民國國旗懸掛了起來.
長庚見大勢已去,將陜甘總督印信送給了藩臺趙惟熙,袁世凱封趙為甘肅都督,于3月24日在蘭州就職。震驚西北的秦州起義和秦州宣布獨立,早于蘭州八天,然而趙惟熙等指斥黃鉞擁兵倡亂,行同土匪,四處發(fā)布文告,宣揚蘭州承認共和早于天水,一時間,甘肅形勢又緊張起來。面對黃鉞獨立,省城蘭州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趙惟熙、馬福祥、周務學、劉爾忻等主張武力討伐;臨時議會議長李鏡清等反對用兵,主張和平解決。袁世凱聽信趙惟熙一面之詞,責令黃鉞取消獨立。后經黎元洪、譚延閩等替黃辯白秦州人汪劍萍、周尚志連忙赴京上書中央政府才電告黃鉞結束秦州軍政府,去京另候任用。黃鉞“策馬南旋”,應譚延閩之邀前往湖南。
1981年,時年九十六歲的秦州起義當事人魏紹武修訂了他的《黃鉞在秦州反正回憶》一文,真實記述了秦州起義的前后經過。其中提到蘭州、秦州宣布共和孰先孰后的問題,秦州始于正月廿三日宣布獨立,建立甘肅臨時軍政府,因電路不通,始終被阻,乃蘭州于二月初一日宣布共和。“秦州當其宣布獨立之時,蘭州尚為清官,不贊共和,后知大勢所歸,勢難逆挽,兩相比較,秦先蘭后,秦是蘭非。”
既然是非已明,且秦州起事者也作了妥善安排,所以黃鉞決計毅然辭職。
1912年6月7日(農歷三月廿二日),黃鉞宣布取消軍政府。至此,甘肅停止兵戈,一統(tǒng)共和。
趙惟熙則又乘機電告袁世凱說,黃鉞自獨立后,“除戮游擊玉潤,此外未傷一人,不愧文明辦法。今則相機解決,實屬深明大義。該員年富才優(yōu)。乞加委任,以勵才能……”
袁世凱也連續(xù)來電,催其進京,以備錄用,黃鉞志高氣傲,致電袁世凱:“鉞本下才,不適于用,趙惟熙于鉞時毀時時譽,毫無定評,其毀皆偽,其譽豈真?趙本無白知之明,何得有知人之識,無論毀譽,鉞皆不受,大總統(tǒng)于鉞亦隨獎隨斥,不取證全國千參,推依一人為轉移,則斥之者何辱,獎之者何榮?……”
革命黨人冰清玉潔的情懷躍然紙上,秦州起義以來的是非曲直也于此明了可斷。為免生靈涂炭。黃鉞被迫離甘南下,力主攻陜的趙惟熙就任甘肅都督。踴躍攻陜,讒言黃鉞的彭英甲,被趙任命為布政使。清室官員搖身一變,躋入革命行列,加官晉爵。臨時省議會議長,因反對武力征討黃鉞,要求彈劾趙惟熙而遭刺殺,乒之佐、水梓、鄧宗等進步人士也相繼離散。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