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劇作家宗福先與巴老有27年的交往,在開幕式后,宗福先講述了“我所看見的巴老”。
熱心巴老推薦業(yè)余作者
據(jù)宗福先回憶,與巴老的相識是在1978年,他創(chuàng)作的話劇《于無聲處》受文化部邀請前往北京演出。宗福先隨口跟時任《上海文學》編輯彭新琪說:“我們到了北京,如果能見到曹禺老師就好了。”不想這個愿望在當時與他并不相識的巴金的助力下達成了。來北京前,宗福先從彭新琪那里拿到了一封巴老寫給曹禺的親筆信。上面寫著:家寶(曹禺的真名),介紹宗福先先生看你,他是《于無深處》的作者,這個劇你一定要看看,如果有時間你和他談談……講座中再提這封信,宗福先仍頗為感動:“一位大師給另外一位大師寫信,是為了推薦一位業(yè)余作者。到今天我都覺得是個不可思議的夢。”
這封信的原稿已經(jīng)找不到了,草稿卻留了下來。宗福先說,巴老有個習慣,一張紙片都舍不得扔。他寫文章都有草稿,哪怕是打個報告、寫封信都有草稿。這些草稿留存至今,已成為巴金故居的寶貴收藏。
生活簡樸熱衷公益
從1978年與巴金相識,到2005年眼看巴老過世,宗福先說,這27年中,巴老在做人方面對他影響很深。“巴老做人從來不是做出來的,他為人原則和習慣絲毫不被移動。無論面對領導高官還是底層百姓,他都按照同樣的原則來對待。在他心中,真正做到了人人平等。”宗福先說。
巴老一生從未拿過工資,都是靠稿費生活。他生活很簡樸,家里飯桌只有80多厘米長,每次吃飯都擠著七八個人;他曾用過的四張寫作桌子都很簡陋,最小的一張是放在輪椅上一塊板子,就連縫紉機也成了他的“書桌”。盡管如此,他卻很熱衷社會公益事業(yè),對于需要幫助的人們,他慷慨大方,但捐款卻從不用自己的名字。位于北京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就是巴老拿出自己的幾十萬稿費辦起來的;1991年,巴老還捐出了他的獎金和稿費用以成立上海文學發(fā)展基金會。巴老一直認為,文學事業(yè)要長久發(fā)展,不能只依靠國家,而要靠社會力量。
在宗福先看來,巴金留給我們的文學遺產(chǎn)也是為人的一種展示——講話要講真話,做人要做好人。
巴金晚年憂郁而糾結
巴金在垂暮之年時寫過一篇文章,其中說:“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當讀者問到該如何解讀時,擔任講座嘉賓主持的周立民說,巴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對生命一直是積極的狀態(tài),始終認為生命是亮色的,這些事情不是外界強制你做的,是你內心意識到的,這樣的生命才會得到價值的實現(xiàn)。然而,巴金直到晚年還有很多未盡的心愿。
與在媒體報道中功成名就的晚年巴金不同,周立民認為,巴金晚年其實非常憂郁,他的書信和文章中都有表達。巴金曾說:“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我是不能避免的。”言語中非常沉痛。周立民分析說:“一個理想者最害怕的是理想與現(xiàn)實無法等同。比如他提出要說真話,但他一直在問自己是否做到言行一致,如果沒有做到,這就會成為他內心痛苦的根源。他晚年很糾結,一直在反思自己,要求自己,而并不是要求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