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祭祖東行
清明節(jié)在古代是祭祀性節(jié)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時饈清酒祭奠祖先,祭畢,家人和應邀來的親戚共享酒食,叫做“吃清明”.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jié)的特殊氣氛。清明前一天為古代的寒食節(jié)。古人為紀念春秋時被晉文公燒死的介子推,實行禁火冷食,要到清明日的中午才能重新舉炊。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里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父母用杜梨樹枝或細麻線將各種小面花串起來,吊在窯洞頂上或掛到窗框旁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風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節(jié)。做面花是陜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能將發(fā)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猶如藝術(shù)珍品,令人愛不釋手,舍不得馬上吃掉。
“子推饃”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母親要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稱為送寒食。農(nóng)村孩子給自己老師送,讓離開家門獨自在偏僻的山鄉(xiāng)小村教書育人的園丁分享節(jié)日的美食。清明節(jié)寄托了我們對祖先的懷念,對烈士的敬仰;“子推饃”加深了人們溫馨的親情和真摯的友情。人們在清明節(jié)吃冷食青團,并用青團祭祀祖先。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jù)《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于國中”的法規(guī),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即渭明前一兩日,還特定為“寒日節(jié)”.
古代寒食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揚,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節(jié)充饑,不必舉火為炊?,F(xiàn)在,青團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流傳百余年,仍舊一只老面孔。人們用它掃墓祭祖,但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吳門竹枝詞》詩:“相傳百五禁煙廚,紅藕青團各祭先。”這里所說“百五”,是指冬至到寒食為105天。江南田野,清明時節(jié)薺菜花香,人們要挑薺菜做餛飩過節(jié)。浙江紹興人清明掃墓時要做黃花青果糕作供物,這種食品是采用一種菊科野草的嫩葉搗爛去汁和粉做成,兒童喜食。紹興人掃墓的時候,喜歡在田間采取草紫(野菜)的嫩莖煮食,味似豌豆苗,是一種田家菜。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jié)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齊民要術(shù)》記載:“環(huán)餅一名寒具……以蜜水調(diào)水溲面。”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曾作《馓子》詩云:“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清明節(jié)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jié)日有關(guān)的馓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
現(xiàn)在流行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馓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馓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其以維吾爾族、東鄉(xiāng)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馓子最為有名。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fā)面,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制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zhì)。清明時節(jié),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jié)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古人為適應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還創(chuàng)造了一些其他食品。如蜀人逢到寒食,用麥草搗汁作青粉團,烏桕汁染烏飯作糕;北京人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葉拌豆腐,作寒食食品。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jié)還有食雞、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yǎng)的地方風俗食品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