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莉文化——一種強(qiáng)調(diào)少女特質(zhì)的衣著次文化,興起于上世紀(jì)70年代的日本,2000年以后,在東京及大阪等大城市的青少年中形成熱潮。
關(guān)于蘿莉一詞的來源,主流的說法是出自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小說描述一名中年男作家迷戀上12歲少女洛麗塔的故事,而后洛麗塔(又稱蘿莉)就成為小女孩或少女的代名詞。然而,年齡并非界定蘿莉的唯一條件。早在上世紀(jì)80年代,日本的流行雜志在關(guān)于蘿莉衣著的介紹中就提到,著裝和言談舉止保留有少女特征的“一定年齡的女性”,亦可稱之為蘿莉。
較為普及的蘿莉衣著有三大系:一是甜美蘿莉,塑造公主、洋娃娃的形象;二是古典蘿莉,常用法國皇宮式的腰身;三是哥特式蘿莉,以黑白色為主,營造著陰暗氣氛和死亡氣息。時尚作家植田裕子在蘿莉文化專著《蘿莉塔衣著道樂》中說,蘿莉衣著并無定勢,其精神本質(zhì)在于執(zhí)著于少女心和個性。
在日本,蘿莉一族有著非常強(qiáng)烈的自我認(rèn)同。作為非日常裝扮和街頭時尚,蘿莉文化時常會被混同于寬泛的“cosplay”(動漫真人秀)和“女仆”文化(在主題咖啡廳裝扮成維多利亞時期女仆的女服務(wù)員)。日本第一部以蘿莉文化為主題的小說《下妻物語》的作者獄本野原說,蘿莉們其實(shí)很反感“cosplay”和女仆裝,因?yàn)檫@兩者都有取悅男性的傾向,這不僅毫無“少女之心”,還顯得功利和輕浮。在獄本野原看來,蘿莉衣著不單是一種服飾潮流,更是這些年輕女孩表達(dá)價值取向、建立自信和自我保護(hù)的方式。
不管這種說法是否有拔高蘿莉文化之嫌,至少作為衣著潮流的蘿莉文化得到了日本乃至世界不少年輕人的認(rèn)同。東京的原宿、秋葉原,以及電影《下妻物語》的拍攝地--茨城縣下妻都是日本的蘿莉文化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