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洞葬是將死者葬在天然溶洞中的一類葬俗,廣泛分布于黔桂山地,東南亞地區(qū)也有發(fā)現(xiàn)。因洞內(nèi)盡是棺材,觸目驚心,貴州的少數(shù)民族多形象地稱這類洞穴為“棺材洞”。根據(jù)目前的發(fā)現(xiàn),其年代早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晚的至今仍在沿用,乃當?shù)厣贁?shù)民族所遺。一般將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巖洞葬稱為“先秦巖洞葬”,而將六朝以降的巖洞葬稱為“晚期巖洞葬”.早期巖洞葬主要分布在廣西境內(nèi),已發(fā)現(xiàn)近20處;滇東南地區(qū)也有早期巖洞葬的線索。貴州迄未發(fā)現(xiàn)早期巖洞葬遺跡,大量分布的是唐代以降的晚期巖洞葬,迄已發(fā)現(xiàn)近百處,廣泛分布在貴陽以南的黔南、黔西南地區(qū)。荔波的青瑤、平壩桃花的歪梳苗至今仍在使用巖洞葬,并保存有較為完整的葬儀,是我們研究這類奇特葬俗珍貴的“活化石”.
將死者置于溶洞中
早、晚期巖洞葬雖均是將死者置于溶洞中,但仍有一些差別,學者們尚不能完全肯定二者間存有關(guān)聯(lián)。如早期巖洞葬是在洞中土葬,復用大石遮蔽洞口,這類洞穴一般較??;而晚期巖洞葬是葬而不埋,將尸體陳于棺床上或棺木內(nèi),徑置于地表,不加掩埋,這類洞穴一般較大,洞內(nèi)所置棺木少則數(shù)具,多則數(shù)百具,數(shù)十具者尤為常見。后者因?qū)⑹字迷诳諝庵?,任其風干,部分洞穴(如花溪甲定)還考慮到洞內(nèi)通風,以使洞內(nèi)保持干燥和排除淤積的異味,因此也有學者認為其為“風葬”之屬。早晚期巖洞葬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理解應(yīng)為承襲關(guān)系。而為何漢晉時期似未見巖洞葬之俗?合理的解釋是:秦漢后,漢風南漸,至東漢時甚至出現(xiàn)了北越朝鮮、南跨越南、西抵大漠、東至大海廣泛地域內(nèi)文化趨同的現(xiàn)象(漢文化在兩漢時期強勁的、空前絕后的擴張,已引起許多學者的關(guān)注),西南之人也隨漢人采用了土葬的習俗,漸棄葬在崖上的“陋習”.魏晉以降,隨漢文化陣營在西南逐漸萎縮,土著文化開始回流,巖洞葬之俗再度流行。這一現(xiàn)象在貴州漢晉時期的文化格局中顯露至明。
臨河峭壁上的懸棺葬
與巖洞葬關(guān)系極為密切的還有一類葬俗,就是懸棺葬。這類葬俗亦是將死者葬于崖上,或?qū)⒐啄緩街糜趲r隙中,或鑿龕置棺,或釘木樁于崖上、置棺于樁上。學術(shù)界一般的看法是,這類葬俗商周之際起源于福建一帶,后逆長江西傳,西可抵長江上游川、滇相接處。一般將巖洞葬與懸棺葬并稱為“崖葬”,突出其均是葬在崖上。但兩者的源頭可能不同,文化內(nèi)涵也有差異,如懸棺葬俗講究“彌高至孝”“先墮者為吉”,并多葬在臨河的峭壁上。而巖洞葬多在人畜易達之處,未必臨水。隨人群的移動,后期在兩類葬俗的交接地帶出現(xiàn)了相互滲透的跡象。貴州兼有兩類葬俗。東西橫亙黔中的苗嶺,是長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亦是兩類葬俗的分野之地。巖洞葬主要分布在苗嶺及其以南地區(qū),而懸棺葬主要分布在烏江流域的黔東北一隅。明清之際,黔南的三都、榕江一帶,也出現(xiàn)了在臨水的崖上鑿龕,置棺其中的葬俗,應(yīng)歸為“懸棺葬”.花溪高坡部分地方,有在臨水高崖的巖隙中放置棺木的,但棺木上套有巖洞葬中經(jīng)常使用而未見諸懸棺葬的“井”字形棺架,其形式介于懸棺葬與巖洞葬之間,可能反映了兩類葬俗的交融。文化隨人群的流動而發(fā)生碰撞與交融,懸棺葬之俗由東而西的傳播,巖洞葬之俗由南而北的滲透的背后,是不同人群間的碰撞與交融。因此,貴州是研究崖葬(懸棺葬與巖洞葬)習俗最為關(guān)鍵的地區(qū)之一。
貴州現(xiàn)今是否還有巖洞葬?
巖洞葬葬俗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處在不斷變遷之中的?,F(xiàn)代背景下的巖洞葬是什么樣的?貴州的實例可就此作出回答。貴州六枝牛場的彝族,現(xiàn)在還有將死者葬在洞中的習俗,是一種在洞中起冢土葬的葬俗。當問及原因時,他們解釋說是為了節(jié)約耕地,而葬在哪個洞中,得由風水先生說了算。平壩桃花的歪梳苗,直到現(xiàn)在仍沿用洞葬之俗,方式并沒有任何改變,每年都有零星棺木抬入。同時,他們也使用土葬。在土葬和洞葬之間,取決于亡人自己的選擇。他們稱土葬為“下鄉(xiāng)”,因為死者的墳冢孤零零處在一處,遼遠清寂宛若村居;稱洞葬為“進城”,因為洞中“人口”眾多,熱鬧異常宛若城市。人之將死,詢之于彌留之際的他(她),是愿進城還是下鄉(xiāng),若回答進城便將之盛在棺中抬進洞去。但總體而言,使用洞葬的人數(shù)逐漸減少。這種取決死者自己意愿的人性化安排,反映了人們在葬俗變遷過程中對傳統(tǒng)的再創(chuàng)造。還有一些例子,是將非正常死亡者置回山洞中,我們理解這是人們在特殊情況下向傳統(tǒng)汲取力量的自然回歸。如湖南一位學者就記錄了貴州紫云1985年非正常死亡的一位44歲苗族婦女的靈柩被置于山洞中的實例。同樣有說服力的是,這一地區(qū)(麻山地區(qū))的苗族歷史上普遍有在葬禮中砍馬的習俗,但現(xiàn)在只有在非正常死亡時方砍馬,正常死亡者則取決于家庭經(jīng)濟狀況。之所以要給非正常死亡者砍馬,我們在當?shù)卣{(diào)查時,苗族同胞解釋說是因為亡靈在回歸祖地時路過一處,將受到看門人的盤查,而“死得不好的”將受到更為嚴厲的盤查,若他有馬騎著,“人家就以為他是當官的,就放他過去了”.這一例子表明特殊的靈魂觀念是人們采用某種特殊葬俗的重要因素。比較之下,荔波瑤麓的青瑤的巖洞葬習俗整體保存較為完好,尚有多個洞穴在使用中。棺木多方形,帶棺架,少量做成漢族的弧形棺,多在老人去世后趕制,否則視為不吉。洞內(nèi)棺木按家族擺放,一般一家一洞,一人一棺,部分要擺放幾個姓氏的,則每一姓氏的棺木堆放在一起,不考慮性別等因素,兇死與未成年者不得入洞。經(jīng)濟條件許可的,要舉行砍牛儀式,此為最隆重的葬禮??撑r必須敲銅鼓,跳打獵舞。凡砍牛的,死者棺木上要放置“牛角”和“魚”.“魚”系用木板雕成魚形,釘在棺蓋上。“牛角”為釘在棺木兩側(cè)的6塊(各3塊)略呈牛角形的木板。其上用墨、炭、粉筆或牛血等,由成年男子繪制各種圖案(過去由鬼師繪制)。死者若為女性,上繪繡花、涼亭、雨傘、魚、鳥、鐮刀、鋤頭、柴刀等;男性則繪獵槍、狗、鳥、斗笠、犁、耙、牛、猴子、魚等。供死者“在那邊用”.這些圖案均是現(xiàn)實物象的描摹,其內(nèi)容既有約定俗成的固定樣板,也有根據(jù)死者意愿所作的人性化安排,即“老人愛好哪樣就畫哪樣”.從洞內(nèi)所遺的“牛角”看,其數(shù)量亦有僅做4塊者;色澤有的僅用單色(多為白色),有的則兼有紅、白、黑諸色;內(nèi)容除前述者外,尚有錢紋(方孔圓錢)、菱形、三角等幾何紋,以及豬、兔、鴨、二人對搏、一人踩碓、垂釣等圖象,筆法稚拙。龍里縣果里村洞葬一直沿用至民國時期,當?shù)厣夏昙o的老人還親見了最后一場葬禮。洞內(nèi)現(xiàn)有棺木200余具,被穿洞而過的小徑分作兩區(qū)。值得注意的是,該洞內(nèi)有幾座在洞中起冢土葬的墓葬,可視作洞葬向土葬過渡的埋葬方式。于洞中起冢土葬,兼顧了洞葬的民族傳統(tǒng)和新流行的土葬習俗,反映了文化變遷之時,一個被該文化所同化的人群的掙扎及其通融的智慧。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