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被認為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結構最奇特的帝王陵墓之一。就如同他的王朝和野心,不但縱貫地上地下,而且沖出了兩重墻垣,擴展到方圓6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數以百計的陪葬坑散布其間。最近,一個面積1.3萬多平米的K9801陪葬坑正在試發(fā)掘,種種跡象表明,這個陪葬坑很可能是秦始皇帝陵的一座大型“軍備庫”。
陪葬坑出土上千石鎧甲
日前,秦始皇陵又有重大發(fā)現,K9801陪葬坑,一個面積1.3萬多平米的陪葬坑正在試發(fā)掘,種種跡象表明,這個陪葬坑很可能是秦始皇帝陵的一座大型“軍備庫”.
K9801陪葬坑是迄今為止秦始皇帝陵園城垣以內發(fā)現的面積最大的陪葬坑。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秦陵考古隊對該坑進行試掘,發(fā)掘面積為145平方米。在試掘中出土有大量密集疊壓的、用扁銅絲聯綴的石質鎧甲和石胄,其中石質鎧甲約87領,石胄約43頂。
石甲胄的制作應該結合了當時的玉器加工工藝,通過實驗,手工加工一件平均有600片的甲衣,以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時計算,需要工時344~444天,也就是說,制作一件甲衣,需要一年的時間。而陪葬坑內的鎧甲和甲胄用到的甲片總數超過500萬片,其所費勞動量是巨大的,秦始皇帝陵的規(guī)模也由此可見一斑。
在這個龐大的坑內,估計有上千件石質鎧甲、頭盔,還有二號坑曾經出土過的馬韁索、青銅車馬器構件、青銅錛、箭頭及其它軍用裝備文物,所以,有關專家認為,這個陪葬坑,應確切地稱它為秦兵馬俑地下宮城的軍備庫。
石鎧甲顯示秦軍等級嚴明
陪葬坑出土的鎧甲,主要由前后兩片構成,前甲護胸,后甲護背,有的還配有護肩膀的披膊甲。據考古工作者介紹,甲衣和頭盔的設計,充分說明秦時我國的軍隊戰(zhàn)服設計已十分先進,不僅注重了外觀的美,更注重了實戰(zhàn)的需要。
考古專家根據出土盔甲整齊疊壓的狀況推測,當時盔甲均是披掛在成行成隊、整齊排列的俑士或木架上,后因長期消蝕等天災影響,支撐物被毀殆盡,使甲衣攤散墜落在黃土之中。根據這一考證:秦時我國軍隊的管理十分嚴謹,不僅隊伍排列整齊分明,而且物資擺放也高度集中統(tǒng)一,井然有序。
從出土的文物看,兵馬俑的質地與鎧甲的質地完全不同,顯然鎧甲的石料加工工藝,比兵馬俑的泥土燒制工藝要考究得多,精細得多??脊殴ぷ髡哂纱送茢?,當時秦軍軍隊有著嚴明的等級和待遇區(qū)分。
首次發(fā)現石馬甲非實戰(zhàn)裝備
據介紹,此次出土的甲胄的甲片全部用青石切削打磨而成,這些甲胄形態(tài)精美,制作工藝高超,但并不是實戰(zhàn)裝備,而是根據“事死如事生”的觀念,為秦始皇陪葬用的明器,象征地下“軍備庫”.
這個陪葬坑除了出土數量巨大的石鎧甲、頭盔,考古人員還發(fā)現了石質的馬甲。石馬甲的形體及甲片特別大,全甲約由頸甲、當胸、身甲、搭后等部分組成,殘長約1.8米,是馬的披甲。頸甲甲片均向外微鼓成一定弧度,其前端到頸與頭的交接處,后端與身甲相連,把整個脖頸全部罩在甲下。“應該是戰(zhàn)車車馬的馬甲,以往見到的馬甲實物僅有戰(zhàn)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例,并且殘缺不全。”考古專家說。